【大紀元3月19日訊】(中華網3月19日報導)從《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三姨太到《大宅門》中的青樓女子楊九紅,何賽飛出演的飽含怨恨同時又很有心計的「姨太太」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何賽飛參加了《女人百分百》的訪談節目,這位靈巧但又有點哀怨的江南女子講述了她演越劇出生逐步走紅影視界、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父親相依為命、姐妹自小分離最終得以團圓以及與丈夫結婚多年但因演戲耽誤家庭的傳奇人生。
沒能見媽媽最後一眼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何賽飛覺得自己很缺少母愛,這對她後來演「姨太太」時那種怨恨很有影響。5歲的時候,何賽飛的父母離異了。媽媽離開她時,準備做一雙鞋留給她,可是她覺得媽媽離開她是媽媽的錯,何賽飛怎麼也不肯讓母親量她的腳。母親離開後,何賽飛很想念媽媽。有一天,她滿街找媽媽,忽然發現有一個人很像自己的媽媽,就追上去,可她發現不是自己的媽媽,而是一個修鞋的,她很傷心。雖然父親也對自己很好,但是,母愛的缺失給年幼的何賽飛蒙上了一層孤獨的陰影。17歲那年,有一個小男孩忽然喜歡上了何賽飛,她就讓他帶著她去見自己的媽媽。她媽媽是一個裁縫,為了找一個借口,何賽飛就特地找了一塊綠色的布料請媽媽做衣服。「那時我是瞞著爸爸去的,因為他不讓我去媽媽那裡。我當時在油燈下看了媽媽一眼,覺得她很漂亮,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何賽飛說。
不讓妹妹見父親
就在媽媽離開何賽飛的時候,自己的兩個姊妹也離開了她。她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那時我5歲,妹妹剛剛1歲,我記得當時妹妹被放在一塊菜地裡,不停地哭,然後一個陌生人就把她抱走了。」當時年小的何賽飛也不知道什麼回事,只知道有點傷心。這樣,姊妹一分離就是十幾年。直到妹妹長到15歲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們相遇了。當時何賽飛的姐姐和她的妹妹何賽麗在一起,三姊妹好不容易相見,大姐讓何賽麗認何賽飛姐姐,可她怎麼也不肯認,因為她們都很陌生。直到後來姊妹三人都參加了同一個藝術團,感情才漸漸加深。何賽飛想讓妹妹何賽麗認她們的父親,可是妹妹不肯認,因為她覺得父親拋棄她是不對的。直到父親生病了,妹妹何賽麗才同意見見父親。「我當時很倔,覺得生病了才見父親沒有太多的意義,就沒有答應妹妹,硬是不肯讓她來。後來,父親昏迷了,妹妹恰好在外地,最後也沒能看父親一眼,我覺得很遺憾。」何賽飛說。
拍戲太忙,孩子忘了自己的樣子
經歷了母女的分離,何賽飛更加希望得到親情和溫暖。在杭州的藝術團學習的時候,何賽飛認識了一個男孩,他成為了何賽飛的初戀,兩人也最終結合。何賽飛回憶說:「當時他的母親在我們學校當老師,他就經常到我們這來玩。他當時穿了一套中山裝,胸前還掛了一枝鋼筆,很帥,就像郭凱敏一樣。『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和楊先生就這樣戀愛了。」1984年,何賽飛演戲也越來越忙。楊先生希望和何賽飛結婚,他不介意何賽飛經常外出。「他對我說:『這是你的工作,我能接受,你到哪裡我都隨你而去。』當時我很感動,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何賽飛說。
由於工作太忙,直到1998年,倆人才有了孩子。可是,忙著拍戲的何賽飛很少有時間來陪家人。孩子長到14個月的時候,有一天,長時間在外面拍戲的何賽飛回到家裡,孩子竟然忘了自己的模樣,不認識自己了。何賽飛走到孩子跟前,過了很長時間,孩子小眼睛一亮,伸出小胳膊來抱媽媽。「當時我覺得很心酸,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何賽飛說。最近,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環境,何賽飛一家搬到了上海,楊先生昨天通過電話說:「我們感情很好,何賽飛哪怕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家,我也能接受。」(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