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五日電)台灣冷颼颼的季節即將過去,緊接而來的生活大事便是把禦寒冬衣收藏起來,但如何才可避免蠹蟲咬壞寶貝衣物,成了令人懊惱的「洞洞裝」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醒,收納衣物前一定要洗淨且烘乾後再置入櫥櫃中。
一般人所稱的「蛀蟲」或「蠹蟲」,指的是會蛀食、危害的昆蟲,因此只要是會蛀衣服、毛料、布料、五穀雜糧或木材等的蟲隻,都可稱為蠹蟲,而非昆蟲分類上的特定昆蟲。住家常見的蠹蟲是衣魚,會危害書藉、紡織品等物品。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副處長袁紹英說,衣物穿著後,難免會沾染汗水、皮屑、食物或湯汁,再配合環境中的溼氣,容易引誘蠹蟲孳生,所以在收藏冬衣前,一定要洗淨、且曝曬或烘乾後再置於櫥櫃中,並保持乾燥。
他指出,若居家長期處於溼度高的環境中,則可以使用除濕機或除濕劑,平時也要保持收納空間的通風優良,並定期檢查、清理,才可能作到防患於未然。
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徐爾烈表示,防治蠹蟲最好不要使用化學殺蟲劑,因為蠹蟲危害的衣物、織品、書籍或食品,都與民眾的生活習習相關,因此不宜接觸殺蟲劑,且殘留的毒素也會損壞原本應保護的物品,造成「愛之深,毀之切」的後果。
徐爾烈建議,正確的防蟲方法可在櫥櫃中放置樟腦、防蟲劑或花椒等物品,藉由昆蟲討厭的氣味驅趕蠹蟲,以達到有效避免蟲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