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耶路撒冷特稿)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紀念山上新建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將在本月十五日與十六日在世界各國領袖與代表出席見證下,以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大屠殺紀念館館長夏立夫在開幕前向媒體表示,希望經由記念大屠殺,讓世人不遺忘人類的黑暗面。
以色列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希伯來文以英文字母呈現是謂Yad Vashem,中文發音是「牙德瓦陷」,它是出自聖經以賽亞書五十六章五節,意思是「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有名號」。
新的大屠殺記念館是建在原來記念館不遠的地方,整體建築物類似一個三角形,它有一邊是橫在空間中,橫在空中的下方是一個山下的一個走道,中間部份則是夾在一個小山的中間,建築物的頂部則是由強化玻璃透光給兩個各一半三角形內的光線,在三角形的兩半中,就呈現了所收集到的納粹時代到以色列建國期間六百萬的猶太人被屠殺情況。
世界上不只是耶路撒冷有大屠殺紀念館,在美國的華盛頓也有一個類似的大屠殺紀念館。在德國柏林市也有類似的紀念館,是什麼才讓在耶路撒冷紀念山上的大屠殺紀念館特別呢?
夏立夫說,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不只是陳列相關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被納粹屠殺的事件而已,他希望經由在這裡所建的一所特別研究、講述大屠殺事件的學校,讓世人牢牢記得,在納粹統治期間人類的黑暗面。
夏立夫說,在二○○○年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發起報復行動前,每年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到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來參觀,參觀者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外國人。
就像新的大屠殺紀念館的建築物一樣,它是建在一個小山的中間,只有經由上面一點點透光的玻璃露出一些光線,照亮建築物的內部,人性的光明面在人生中似乎也只有那麼一點亮度透光而已,這也是六百萬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屠殺,當時卻沒有多少人出來幫助猶太人的原因吧!
在進入新的大屠殺紀念館,首先會看到不斷放映的當時猶太人生活的影片,短短九分鐘的影片在三角形的牆面投影,除顯示當時猶太人在歐洲生活的情況外,影片的動作,讓進入參觀者會有一種整個地方在動的感覺,這也是設計者希望參觀者有﹂動」的感覺,不要不被感覺,要有感覺。
新的大屠殺紀念館有四千三百平方公尺,分為九個大廳,進入第一個展覽首先看到的是納粹的旗幟和希特勒的圖片,接著是猶太人的歷史,從德國到波蘭,荷蘭,法國,捷克,蘇聯各地都有猶太人被屠殺。
展覽館中還有從波蘭當時的猶太人圍城中所運來的地磚,和圍城中的街燈,更有被沒收的猶太人銀器等財物,還有四千多雙,在奧茲維斯毒氣集中營被毒殺者所遺留下來的舊鞋。
最後是人名紀念堂,在空曠的堂中,上方有六百幀死難猶太人的圖片,下方是挖到岩層底部,象徵人性黑暗的深淵,漆黑的水反映上方死者的圖片,而大廳周圍目前已經有兩百多萬筆猶太死者的名錄。
就像聖經以賽亞書五十六章所寫的,﹂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有名號」。耶路撒冷記念山上的大屠殺紀念館是希望那些被剝奪生命,未能留下紀錄的猶太人,能夠在紀念館中被紀念,遠不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