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1日訊】今年1月,美國宇航局(NASA)將起源號(Genesis)探測器中部分樣品收集器皿轉交科學界,以供他們萃取研究,破解太陽風之謎。美國宇航局還計劃從3月1日開始,NASA開始陸續接受其他研究小組的請求,開放從起源號上獲取的太陽風粒子樣品。
據科學時報報導,今年1月,華盛頓大學的Charles Hohenberg和同事Alex Meshik從NASA的約翰遜空間中心獲得了一個腎形的鋁制收集器。一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小組也獲得了一個金箔制的收集器,以分析其氮元素。通常情況下,鋁制收集器主要的任務是捕獲太陽風粒子中的惰性氣體,如氖、氩、氪、氙。而其他收集器的目標則針對太陽風的另外一些粒子。
早先,起源號花費了2年多的時間在太空中收集太陽風粒子,2004年9月8日,起源號降落時沒能按照預定的程序,在應該減速狀態下彈出降落傘,而以每小時310公裏的速度“摔”了下來。劇烈的撞擊摧毀了艙體,也導致艙內的部分樣品收集器皿受到地面土壤和水的汙染。
科學家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決樣品汙染的問題。“樣品或多或少被水珠和泥漬所汙染”,Meshik說,像我們收到的鋁制收集器裏,就有一小部分被玷汙,分析樣品時,我們必須盡力避免采集這部分數據。
據悉,NASA約翰遜空間中心還打算把起源號的部分碎片“珍藏”起來,留待日後技術發達的那天再從中獲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