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0日訊】新世紀,中國的憲政民主開了個好頭。龐然大物的中共遭遇了兩次衝擊,一次是2003年的維權運動,一次是2004年的「退黨潮」。
近月來,中共原高官開始在網上登載了飽含社會良知的「退黨聲明」,短短兩個月,鋪天蓋地的跟進就成了網上一道洶湧奪目的風景線,而且還在繼續。網上的風景就是網下的現實。這是潮汛,大潮在後面。
在一個憲政民主國家,一個人的「入黨、退黨」,不會成為轟動新聞,也不會被當成觀察該黨的參數。在中國就不一樣,因為「入黨、退黨」關係著利益、權勢、迫害、個人社會和生命的存亡,乃至該黨的榮衰。而一個人的退出中共,需要良知以拒絕權力和不正當利益的誘惑,需要勇氣以承受政治迫害。
中國的政治現實就是中共7千萬黨員的統治現實。正是這7千萬──壟斷著中國的政權與財權、毀滅著中國的生態環境、扭曲著中國得社會價值、瓜分著國有(全民)的資產、進行著買官賣官、貪汙腐敗……他們乃是7千萬個實實在在的慾望,壓在中國社會上,因此,對於中國的政治、社會前景就不容情緒化、犬儒化的樂觀。中國沒有憲政民主的現實,但絕不能沒有憲政民主的前景和希望。
中國的經濟、中共黨員、貪汙腐敗都在增長,只有民主政治沒有在增長。中國幾千年的政治是用暴力與權力佔有和支配社會資源與財產。國家以前叫「家天下」,今天叫「黨天下」。資源和財產以前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天叫「國有」。
中國的貪汙腐敗在增長:圈地徵地、形像工程、項目申報、買官賣官、行賄受賄,瓜分國有(全民)資產……問題是,一邊是瘋狂的掠奪、佔有、腐敗墮落,一邊是下崗失業、看不起病、交不起學費的基本生存權利沒有保障。
這些通過瓜分、掠奪、買官賣官的佔有,就是當年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旗號下通過暴力佔有的東西。這段歷史可以說是「佔有史」和「瓜分史」。沒有當年的佔有、掠奪,就沒有今天的瓜分。
佔有除了需要佔有的「合法性」包裝外,就靠暴力維持。暴力需要人,需要人多勢眾,需要供養人多勢眾的資源和財富。中共的7千萬,數量上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數,依靠什麼來供養?!
以上種種,本屆政府已深有覺察,並思圖改進,「審計風暴」也算一例。這也是不同於往屆政府的一例政治行為。但這能從根本杜絕7千萬中大多數的貪贓枉法、胡作非為嗎?應該說,差得很遠。
當前的世界已步入全球化時代、地球村時代。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能否實現憲政民主,決定性地影響著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據說,1979年與鄧小平談話時,李光耀就擔心中國會不會像毛澤東一樣向鄰國輸送革命的意識形態。人們心知肚明,談中國就是談7千萬的中共。中國究竟會不會對國際社會構成威脅,就要看7千萬對自己民眾、對自己和法治社會、以及對憲政民主的態度,就要看他們所採行的憲政制度。權力的慣性是強大的,它不會自覺地停留在某處,一當實力跟得上,它就將變換旗號大搖大擺地跨越自己原有的疆界。
中國在發展、轉型。它終將走向憲政民主,走向民治,走向國際社會。它既沒有高於中共之上的憲法,也沒有列寧、毛澤東暴力革命的現實,它可以採取不拘一格的思考和行動,甚至利用眾多的非暴力資源,來實現憲政民主。
中國2003年的維權運動,來自於社會權利意識的覺醒,而2004年的「退黨潮」,則源於社會良知意識的覺醒。這兩個「覺醒」都是中國憲政民主的希望。「退黨潮」之於7千萬,又是一種釜底抽薪,此消就彼長。「覺醒」而沒有遭到慣有的迫害,7千萬的統治性質和行為在變化。應當肯定這種變化。
伴隨這個變化或促成這個變化的,有各種因素。不管哪種因素,7千萬與民爭權、爭利有所收斂,因此,他們既可能是中國憲政民主的對象,也可能是它的夥伴和主體。進而,中國要有自己的覺醒的億萬民眾的同時,也要有中國自己的戈巴契夫、葉利欽、哈維爾……。
(2005年1月18日)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