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7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居港南亞裔人士認為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方面遇到的困難,都是由歧視而生。
「為什麼大家都買菜,香港人可以揀,我們就不可以﹖」「為什麼大家一起等看醫生,香港人可以快點,我卻要在門外等﹖」「為什麼大家工種相同,薪酬卻比香港人低﹖」一連串的為什麼都是來自居港南亞裔人士的提問。
我們且先看這份屬於一名34歲男子的履歷,英國文學碩士學位、讀寫英文良好、懂急救、駕駛、跆拳道……職業卻是地盤工人,原因是這份履歷的主人是來自尼泊爾的Singh,他說由於不能夠操流利廣東話,常被僱主拒絕,令他空有一身好武功,卻無用武之地。
來自尼泊爾的Jagat及來自巴基斯坦的Zafar,亦有類似抱怨,Zafar更加能操流利廣東話,但應徵跟車工人時,卻要求他能讀寫中文,令他莫名其妙。
Zafar的同鄉Ali,與朋友合資開設出口公司,但無奈由內地過關返港時也遭歧視,他氣憤地說﹕「去年我乘巴士經文錦渡返港,入境處職員上車檢查,他便聽到司機說『呢個人真麻煩』,於是整車乘客都看我……我估計,他們是怕我的證件被檢查時會阻慢他們。」之後,他在上水下車,向警員投訴遭歧視,後來警員找到有關司機向他道歉。
日常生活中,少數族裔遭受歧視的情屢見不鮮,政府就立法禁止種族歧視的諮詢今日屆滿,這批少數族裔人士,盼望有新法例可以保障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