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綜合報導)七大工業國 (G7)財長及央行總裁會議週五、週六在倫敦召開,中國人民幣匯率是會議主要討論焦點之一。美國與歐洲財長將大力遊說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加拿大財經官員也說,G7將協助中國邁向更彈性匯率,但中國的態度如何,仍是個未知數。
本次G7財長會議,將再度邀請中國財長金人慶與會,根據外電報導,各國官員將告訴中國代表,歐元升值損及歐洲出口,美元連貶三年無助縮減美國處在記錄新高的貿易赤字,中國人民幣匯制應鬆綁,中國採行人民幣緊釘美元已有十年之久。
中國財政部國際司司長朱光耀表示,金人慶時將和英國財長Gordon Brown進行深入對談,其中包括人民幣匯率議題。
不過,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代爾 (RobertMundell)等經濟學家則認為,G7面臨的問題是中國無意順著他們的要求,允許人民幣升值。
有「歐元之父」之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代爾指出,「中國認為調整匯制並不符合其利率。」人民幣升值將為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勞工市場與中國人民銀行帶來問題,G7力勸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的勝算不大。
加拿大財經官員表示,G7將透過協助中國發展金融市場方式,推動中國走向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
這位不願具名的加國官員指出,中國已經開始邁向更具彈性的匯率,但他對時間表毫無所悉。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黃菊與人民銀行副行長李若谷上週出席瑞士達佛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時表示,中國不會被迫放棄人民幣緊釘美元匯制。
黃菊與李若谷在出席瑞士達佛斯世界經濟論壇之際,駁斥外界指控人民幣緊釘美元匯率賦予中國不公平出口競爭優勢的說法。
黃菊表示,中國必須維持匯率在合理穩定水準。並強調中國政府不會讓押寶人民幣升值的投機客得逞。人民幣自1995年起即緊釘8.3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迄今。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易辛Otmar Issing在1月11日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等亞洲國家應該放手讓貨幣升值,以協助縮減美國貿易赤字,現在的問題關鍵在亞洲,特別是掌握在中國的手中。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11月貿易赤字擴大至60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法國財長Herve Gaymard與德國財長於1月24日在巴黎表示,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應該放手讓本國貨幣兌美元升值。
美國財政部次長泰勒上月接受專訪時表示,更彈性的匯率將有助於避免去年第四季成長達9.5%的中國經濟「過熱」。
歐元兌美元過去三年來升值51%。日圓兌美元升值幅度則在政府拋售日圓的干預下,縮小至23%。
泰勒昨天表示,中國正逐步朝向更具彈性的匯率政策,即使中國官員沒有提出具體的時間表。
美國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次長泰勒日前在華府表示,「我們已經見到中國當局採取一些步驟,為走向彈性匯率努力,中國也再三強調希望走向彈性匯率。」
倫敦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匯率分析部門主管Monica Fan表示,黃菊與李若谷的談話,與過去中國其他官員的說法一致,抗拒外界要求人民幣在近期內升值的壓力。
Monica Fan表示,市場預期人民幣將在六個月之後重估,但肯定不會在七大工業國 (G-7)會議之後。9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