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3日訊】1月31日﹐上海股市的上證指數跌破1200點﹐是68個月來﹐也就是近6年來的新低點﹐有專家評論﹐這不單純是股市發展的危機﹐而是生存的危機。
一般來說﹐股市的功能就是為優良的企業上市集資﹐提供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機會﹐也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獲利的機會。然而因為管理階層的能力不同﹐企業在集資後能否發展與發展的快慢﹐投資者能否獲利及獲利的大小也有不同。但是如果利用上市進行詐騙﹐投資者必然遭殃﹐那是另外的問題。如果詐騙行為很多﹐市場監管不了﹐這種市場﹐勢必越來越少人問津而萎縮。目前中國的股市正是這個情況。
中國股市本身就是“先天不足”﹐那是因為中國叫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股市不是依照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標準來運作﹐而是一黨專政的模式運作﹐也就是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股市。由於中國的國有企業根本就是權貴的企業﹐以搜刮民脂民膏為宗旨﹐所以中國股市的功能就是提供給權貴搜刮民間資金的場所。中共特權集團有所謂“圈地”建造樓房﹐有“圈河”建造發電廠﹐股市則是“圈錢”了。當然前兩者最後目的也是錢﹐但是不如股市那樣直截了當。
然而﹐由於掌控股市的中共特權集團也掌握了宣傳機器﹐因此他們在股市圈錢的骯髒勾當無法通過媒體加以揭露﹐媒體甚至為欺詐行為推波助瀾﹔加上為了圈錢會做一些欺騙動作﹐例如釋放若干利益以達到吃小虧﹑佔大便宜的目的﹐因此即使一些有良心的媒體人出來揭露﹐也不為一些貪小便宜者﹐或認為自己有靈通消息或自認是炒股高手者所相信﹐加上人性的貪婪﹐只有在不斷吃虧的情況下﹐才能最後醒悟﹐退出股市﹐但是已經損失慘重。
中國股市的十三年歷史﹐爆發出多次的危機﹐但是每次都在政府出面支持而釋放利多政策﹐或者揚言會進行改革以加強股民的信心而得到挽救﹐但問題是中國的國有企業是金融黑洞的無底洞﹐不但是效益的問題﹐更是貪污腐敗的問題﹐因此多少股市的資金﹐乃至吸引境外投資者入市﹐也填不滿那個黑洞﹐因此股市將有崩潰的一天。這兩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突破“七上八下”的局面而有更快的增長﹐但是股市卻跌跌不休就說明了問題。
去年春天以來﹐中國股市就沒有好日子過﹐連連下跌﹐5月份市值就蒸發了1千億元﹐上半年7成股民虧錢﹐1成賺錢。但是我們也看到﹐中國人民銀行所做的第二季度全國城鎮儲蓄戶問卷調查結果卻顯示,居民儲蓄意願有所減弱,購買股票或基金的意願則增強。雖然如此﹐9月9日上證指數跌破了1300點的“鐵底”而成為5年來新低紀錄。
這下政府慌了﹐擔心出現金融危機﹐於是出手救市﹐也就是所謂“政策市”﹐於是決定動用200億元社保基金入市。中國的社會保險機制本來就不健全﹐實力也弱﹐但是為了挽救股市﹐也就是為了挽救靠股市救命的國企﹐不惜動用看家寶貝﹐可想而知了。可惜﹐好消息沒有刺激多久﹐於是11月再宣佈將動用1千億元的企業年金基金入市。年底﹐上證指數再跌破1300點﹐與上半年情況比較﹐全年算來﹐虧損的股民八成﹐有盈利的只佔5.33%。
1月下旬﹐證監會揚言可能運用數百億元的平準基金入市干預﹐接著財政部宣佈將印花稅減半以增加股民的投資意慾﹐但是效果都很短暫。滬深股巿場1月中旬的巿場資金存量比12月中旬已經減少200多億元人民幣,下降到近2500億,比上一年度同期減少近400億,是2000年以來新低。資金不足﹐股萎縮而陷於低迷狀態﹐看來股民不再容易受騙了。
從2003年開始﹐我們也看到政府逐步允許與放寬外資機構(QFII)對中國股市投資的限制﹐但是外資登記一筆筆入市資金以後﹐並不輕易入市﹐他們也知道這個社會主義市場的凶險。而準備到美國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看來進展也不順利﹐因為要求嚴格。
導致股民信心不足﹐以及外國嚴格審查的原因﹐還不妨舉出下面一個事實就可以了。那就是今年的頭27天﹐中國有8家上市公司的9名高層被捕﹐包括深圳機場的總經理崔紹先和東北高速董事長張曉光。這是冰山的一角﹐上市公司的黑暗可見一斑。
一黨專政下的中國股市﹐股民也是專政對象﹐一旦大多數股民認識到這一點﹐任何利多消息股民已經麻木不仁﹐中國的股市就面臨生存危機了。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做的評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