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八日電)日前台灣陳水扁總統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達成十項共識,包括加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與學術等交流。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黃達業表示,政治緩和下來,對台灣來是說正面的,「是好事」,兩岸在金融方面可加強交流。
日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龔照勝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即將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灣設辦事處,他說,政府勢必要考慮法令調整,以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
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則指出,金管會是行政院的團隊之一,對於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設辦事處,只要政府點頭,現在金管會構想都有了,只要再review(審視),金管會一定很快配合。
呂東英說,只要政府同意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的標準,金管會可在一個星期訂出來,如資產規模、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指標。
黃達業指出,政治是根本,扁宋會讓政治緩和下來,對台灣來說是好事。他說,就經濟來看,由於產業出走,金融業減少放款,因此,如兩岸加強金融交流,金融業才更能蓬勃發展。
輔仁大學貿金所暨金融系教授葉銀華則說,台灣要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其實金融業也是跟著台商走,像金融機構到其他國家去,也難以和當地大銀行搶生意,一定都是做台商生意。
他認為,現在台灣的銀行可在大陸設辦事處,相對,大陸也希望對等來台灣。
不過,葉銀華認為,大陸銀行來台灣設辦事處的話,在風險管理上要特別著重。比如說,不只在資產規模及股東權益報酬率,台灣應該要將大陸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率、風險管理等訂一個標準,才能允許來台設辦事處。
台灣最大的壽險公司國泰人壽與東方航空公司合作成立大陸子公司,並在上周四 (24日) 舉行上海總部開幕儀式,金管會保險局更喻為有破冰意義。再加上,日前香港證監會主席沈聯濤藉著來台參加台北舉行的研討會,已和金管會簽下雙方基金相互銷售的意向書。
顯見,兩岸三地金融上的交流趨勢是時勢所趨,在政治和緩氛圍下,兩岸經貿、金融加強交流,對彼此應有加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