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帖街」居民盼參與重建 保留原特色又發展旅遊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導】受灣仔利東街(俗稱喜帖街)/麥加力歌街重建影響的一批居民,為了希望能繼續留在區內生活,他們投入了時間進行了一系列包括街頭展覽、會議、探訪、諮詢等活動,最後由專業人士的義務協助下,制定了一個按照政府所提出的社區重建工作方針「以民為本」的方案,在月初提交給城市規劃委員會,實行拿出業權,參與社區重建。

部分業主和租戶經過多次大小會議、街頭展覽及探訪,了解到區內街坊面對重建的困難及對地區發展的期望,加上3位專業人士的義務協助,完成了向政府建議的方案。

重建方案建議保留部分利東街大約50幢,50至60年代風格統一的唐樓,並將未發展的地積比率轉移興建5座住宅大廈,提供996個單位。建議又提到保留位於皇后大道東及廈門街交界的戰前樓,改善區內交通及運輸安排等。

居民又建議重建分4階段進行,日後將利東街改為步行街,以及保留印刷喜帖的特色,而受影響的居民日後可搬回重修後的唐樓居住。該方案既保留唐樓的特色,又令喜帖街發展成一個旅遊點,有更好的經濟效益。

區內居民表示,他們十分認同政府在市區重建策略提出的「以人為本」,但綜觀近幾年的市建經驗,收購、搬遷、清拆、重建、似乎已成例行手法。對於市區重建策略中提出的主要目標,包括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推動市區的可持續發展,保存地方特色和保存具歷史、文化和建築學價值的樓宇、地點等重要部分,均視若無賭。

灣仔區更新委員會主席陳耀輝表示,委員會會就居民的提議開會討論。副主席甘佩瑋說,公民社會需要居民的參與,參與也不限於很被動地做諮詢。

她指政府立法和施政方針「畸形」,雖說是以人為本,但並沒有真正落實。現在居民主動地了解社區的需要,再身體力行去實踐,作為區議員,她會盡力協助居民。

居民已在2月3日將方案遞進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回信說將於3月18日開會決定。為了讓公眾進一步了解方案,這批灣仔居民近月將舉行一連串活動。

價值考量不止於金錢

居民伍先生強調,他們所做的方案並非為了賠償,居民可以鋪換鋪,以樓換樓,能夠在這個溫馨和諧的灣仔繼續居住,這是居民一直的意願,也令上了年紀的居民不用適應新地區。他又指重建有居民參與的形式,減少過往市區重建時賠償上的爭拗,維持街坊和睦及社會和諧。

伍先生又說,被迫搬離居住多年的社區是一種很殘酷的做法,因為現今社會生活很緊張,沒有時間建立關係,人與人之間相處很冷漠,互相不信任,但在舊社區碰面的都認識,能體現愛心和關懷。他認為政府的市區重建策略是不對的。「我希望我們的方案可觸動一些有人性的官員,知道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公立醫院大幅加價 港調查:逾八成長者有疑慮或擔心
港去年67宗懲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訴涉「非必要武力」
曼聯對港隊5月30晚大球場上演 門票明起公開發售
港國安處帶走許穎婷父母調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