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成本侵蝕世界經濟 企業財務暫無風險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編譯報導) 由于世界原油價格維持在高點﹐不僅汽油﹐而且地毯、化學肥料、油漆、聚脂及塑膠玩具,近日來這些使用石油類原料的產品之製造、包裝及運送價格都已經提高了,因此,全球企業正在設法應對,並且有愈來愈多公司對知名度高的產品提高價格,包括固特異輪胎(Goodyear tires)、史考特化學肥料(Scotts fertilizer)及楷模冰箱(Kenmore refrigerators)。

根據美聯社一月三十日BRAD FOSS 的報導,截至目前為止的漲價一直維持平穩,而且經濟學家表示通貨膨脹或其他嚴重損失對經濟復甦幾乎不構成威脅,但若能源成本一直很高,消費者可能必須要花費得多更多在採買家具、汽車零件、農產品及其他東西上。

同時,高能源成本侵蝕經濟的證據也只是在上星期才剛剛形成。

道化學公司表示它在去年第四季將價格提高28%,有助於提升它的收益10%,它的主要產品之一的天然氣衍生物聚乙稀,可以製造從浴帘到塑膠瓶的各種產品。相反的,電氣製造商美泰克公司(Maytag Corp.)則譴責較高的能源及源料成本﹐造成它去年第四季損失高於預期。

在中國的北京油漆廠(Beijing Paint Products Factory),石油類原料的成本在過去兩年已經上漲超過50%了,“我們最終產品的價格在同一期間只漲了6%到8%,所以飆漲的油價已經傷害了我們的獲利能力,”生產部經理張京(Zhang Jing)這樣表示。

北京雪蓮羊毛織衣廠的首席工程師蕭之錦(Shao Zhijin)也分享那些惱人的情形,他眼見聚脂及壓克力纖維在過去兩年漲價超過10%到50%,而零售價卻只有些微的成長。

總部位在布魯塞爾(Brussels)生產地毯的巴利集團(Berry Group)在一個月前提高了它的售價,但它發現無論它可以走多遠都是有限的。“我們正在垂直整合,所以我們自己製造毛線,那對我們自己很有幫助,”行銷部經理菲利普.哈林克(Philippe Harinck)這樣表示,“但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價格的提高貫穿到消費者。”

同樣地,德國BASF AG化工集團己經提高產品售價,在全球經濟復甦時石化產品需求的提高﹐已使德國BASF集團及美國競爭者如道化學公司獲得議價能力。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一位經濟學家琳達.岳(Linda Yueh)表示,高油價在歐洲因為歐元對美元的強勢而一直有較低的通貨膨脹效果,然而她預期如果能源成本持續很高,生產價格也會提高,並導致生產中心如目前有貿易盈餘的德國及法國兩國遭遇最大的痛苦,她還說服務型的企業最不會受影響。

高油價最大的震撼是發生在美國航空業﹐因緊繃的競爭而無法提高票價,致使他們在2004年損失了90億元。但能源密集的製造業則沒有那麼嚴重。

史考特公司在2004年吸收了尿素及其他石化原料的高成本而未提高肥料、除草劑及其他農業產品的價格,因為他們假定天然瓦斯的價格會下跌,“然而,進入2005年,我們更清楚了將不會有任何減緩,”金(King)在解釋公司最近決定要提高售價2%到4%時這樣表示。

其他已經宣佈因原料、能源及運送成本提高而漲價的美國公司,包括用石化原料製造合成橡膠的固特異輪胎及橡膠公司,及以石化為原料的塑膠及樹脂來製造各類白色產品的惠而浦(Whirlpool)公司。

僅管如此,經濟學家表示漲價不全然與財務的復原不一致,而且只要利率維持相對的低,消費者就有能力便宜地借錢﹐而且經濟學家亦表示幾乎沒有嚴重或廣泛的財務風險。

紐約花旗集團(Citigroup)的一位資深經濟學家史蒂芬.威亭(Steven Wieting)表示,消費者物價在美國沒有猛升的主要原因,是在消費者花在能源密集產品上的錢更多時,他們自然地會抑制其他方面的花費,“你將會發現很多東西的價格會上升,但那時其他東西的需求會下降,”他這樣表示。

同樣地,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一直同意高能源價格是值得關注的經濟項目,但同時卻堅持消費者物價幾乎沒失控的風險,那就是說,預測聯邦儲備銀行決策者在他們於華盛頓召開的會議中非常可能調高利率以調節通貸膨脹。

因為消費者己顯露出他們能暫緩消費,許多製造商表示他們只反映了一部分的高成本,有時候,緊繃的競爭迫使企業吸收他們整體的高成本。

另一個美國經濟已經能夠在油價狂飆中成長的原因,是美國現在的能源遠比三十年前阿拉伯石油禁運形成油價負擔而使國家陷入蕭條時充足,更進一步來說,將物價以一九八一年二月為基期作調整後,原油期貨要達到每桶80美元才算超越顛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郵:倫斯斐尋求恢復研究鑽地攻堅核子武器
俄能源署證實向中石油貸款60億買尤甘斯克
油價繼續滑落 觀望FED升息 美股續收小紅
中國提供六十億美元貸款換取俄羅斯長期供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