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而兼海之勝——普陀山

人氣 4
標籤:

普陀山位於舟山群島東部海域,與舟山本島隔海相望,岸距世界著名漁港沉家門6.5公里。島呈菱形,南北走向,地勢西北高峻,東南平緩,最高峰白華頂海拔291.3米。海岸曲折,北部和東南部多沙灘,面積12.93平方公里。

普陀山梵語音譯作「普陀洛迦」,或「補陀洛迦」、「補怛洛迦」、「普陀羅伽」……漢語意為「美麗的小白華(花)」,故有白華山之稱。相傳西漢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到此山居洞煉丹,故唐宋以前,普陀山也稱「梅岑山」。

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又是其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勝地,山中寺廟庵院、亭碑、摩崖石刻、雕塑工藝等具有濃郁宗教氛圍的人文景觀和金沙、奇石、潮音、古洞、瀚海、名樹等壯麗獨特的自然景觀融合一體,交相輝映,獨樹一幟。前人曾把普陀山勝境和西湖美景相比,道是「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勝,則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山」。這可謂是妙筆點睛。

巍峨莊嚴的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三大寺,是明末清初建築群的典型。元代古建築多寶塔、明萬曆年間雕刻的楊枝觀音碑、清初從南京拆遷來的明故宮九龍殿,是觀音道場的「鎮山三寶」。佛頂山、正趣峰、八仙巖等山、峰、巖44處;磐陀石、五十三參石等奇 石30餘處;千步沙、百步沙等沙灘12處;潮音洞、白雲洞等洞穴17處;九龍壁、楊枝觀音碑等牆雕碑刻20餘處;海天佛國、山海大觀、海岸孤絕處等摩崖石刻百多處;還有池、泉、澗、塔、坊、亭、橋等名勝。

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溶匯一起,使得普陀山名揚中外。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吐魯番的「盆底兒」——艾丁湖
千湖之省——湖北
恬靜幽雅的桃源洞
武夷最高峰——三仰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