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重禮好客,長幼之間恪守著嚴格的禮節。無論何時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聽到長輩呼叫時,必須立即站起來答應。吃飯時,必須老人動筷後晚輩才能吃。年輕人遇到長輩,必須施禮問安、敬煙等,如果是騎在馬上,必須下馬。
有客臨門,他們認為是家裡的喜事,必須熱情相待。他們說:「外來的人不會背著自己的房子,你出去同樣不能背走你的家。如果不招待外來的客人,你出門也沒人照顧你。有火的屋才有人進來,有枝的樹才有鳥落。」所以,當你走進鄂溫克牧民的蒙古包時,主人準會給你端出香甜的奶茶,當你走進鄂溫克獵民的撮羅子時,你就會大飽口福,嚐到鹿或麋鹿的胸口肉、脊骨肉、肥腸及馴鹿奶等山珍野味。
鄂溫克人敬火如神。無論在家中還是野外,均不用有刃的東西撥火,不用水潑火,不能將污穢之物扔進火中。吃肉、喝酒時也要先敬火。
每年的12月23日,牧區的鄂溫克人還要舉行祭火神儀式:在火位的正面放一桌子,擺上多種供品。在火架的四周點上燈,掛上五種彩色布條,火架裡面用木條搭一個框,上放羊的胸骨,撒上羊油,然後將火點燃,把各種供品投入火中。與此同時,主祭火神的婦女還要跪在火前,口中念叨著請求火神寬恕這一年中家人對火的失禮之處。之後,全家人向火磕頭。祭火後3天內禁止撥火、掏灰。
他們之所以如此敬重火,除了火在他們生產、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外,還因為他們認為火的主人是神,每戶的火主就是自己的祖先,如果失去了火主,這戶人家也就香火難續了。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