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對上海市面流通的泡麵抽查試驗,結果顯示康師傅、統一、日清等中國三大泡麵龍頭業者的部分產品,鉛含量或苯甲酸指標已到達標準的臨界值,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北京新京報今天報導,該會宣傳處勞主任表示,這次比較試驗是在上海市三家經銷企業,隨機購買二十三件樣品,產地涉及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並委託上海市糧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站。依據相關規定,對酸價、過氧化值、菌落總數、致病菌、苯甲酸等十項指標進行檢驗。
上海市消保會試驗的其中七個樣品,包括日清三味排骨雞麵、日清蔥油肉絲炒麵大王、康師傅福滿多香辣牛肉味麵、康師傅麵霸蔥香牛肉拉麵、統一濃香排骨溜圓麵、中萃無錫排骨麵、中萃五香紅燒牛肉麵鉛含量都是每公斤零點五毫克。
依中國相關標準規定,泡麵中的鉛的標準值均是每公斤零點五毫克,七件樣品的鉛含量均達到了臨界值。勞主任表示,七個樣品的鉛含量已經達到臨界值,不小心就會超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他說,這次受檢的樣品都是今年七月一日以後生產的,該類產品的保質期一般為六到九個月,隨著保質期的臨近,一些指標超標的可能性會加大。
中國一家方便麵生產廠家品控人員說,一般泡麵的鉛主要來源於生產原料和生產設備兩個方面,原料中水、小麥、麵粉中都含有鉛元素。
他指出,一般企業在選擇原料供應商時都會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另外就是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的清理,以控制產品中的鉛含量。
另外,這次檢測也發現,利福(青島)的麻油雞湯伊麵和日清三味排骨雞麵(每包一百二十五公克)苯甲酸檢測值,也都剛好達到中國標準的每公斤零點五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