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8日訊】 僅僅在幾天之內﹐汪笨湖的“台灣心聲”與周玉蔻的“新台灣高峰會”兩個談話性節目被停播﹐前者已經事先通知﹐後者毫無預警。停播的原因似有不同說法﹐到底真相如何﹐令人關注。
這兩個節目被視為親綠營的節目。由於國民黨在台灣經營了半個世紀﹐掌握了大部分媒體﹐也擁有管理媒體與主持節目的人才﹐在主導輿論上是佔了優勢﹐因此綠營對能夠為他們發出呼聲的節目應該是愛護有加﹐甚至成為寵兒。但是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他們都比較“短命”。就如周玉蔻的節目﹐也是多次“搬家”﹐有“孟母三遷”之感﹐最後居然成了“無殼蝸牛”。
台灣不正常的“藍綠對決”政治生態﹐使具有政治內容的媒體與節目也染上顏色。藍營因為痛定思痛而要奪回政權﹐所以媒體同仇敵愾﹐旗幟鮮明﹐瞄準敵人。因此在審查TVBS的中資背景時﹐他們打出“新聞自由”的旗號群體出來。反觀親綠營的節目﹐也許與政黨屬性有關﹐也“民主”的可以﹐他們的確不是“一言堂”而是“新聞自由”﹐因而有各種雜音﹐包括批評自己人在內﹐但是一旦被停播﹐反而缺少維護“新聞自由”的呼聲。這如同敗選後藍綠也有不同風格一樣。如果停播是因為老板色彩的不同﹐雖然也事關新聞自由﹐但也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是自己人難以容忍﹐那就需要放寬一點胸襟﹐多從大局著想。
如果的確出於市場考量﹐當然與新聞自由無關。但是﹐媒體的功能與使命﹐往往不可能由純市場因素來決定它的命運。共產黨以槍桿子與筆桿子(媒體)奪取政權與保衛政權﹐至今仍不惜工本﹑耗費巨資滲透與控制境外的華洋媒體。台灣媒體應該不分藍綠要與之抗衡。顯然﹐中共也滲透台灣媒體﹐推銷它的大一統專制思想﹐那麼維護台灣民主意識與主體意識的媒體﹐就身負更重的責任來宣揚與維護台灣的價值觀。如果的確收視率下跌﹐也應該大家研究改進﹐而不是一停了之而令親痛仇快。
們所知道的鳳凰衛視﹐是中共對台灣與海外進行統戰的重要媒體﹐不久前它在美國的一個主管被美國懷疑是間諜而被扣﹐最近還有報導說﹐它的首席時事評論員阮次山在北京中央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中竟建議中國政府以停止供應大陸輸港的飲用水來對付要求民主的香港人。看著這種毫無人性的恐怖評論員在那裡大放厥詞﹐更為台灣失去的聲音而惋惜。@
(http://www.dajiyuan.com)
林保華:對停播事件的惋惜
林保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