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血汗工廠」凸顯欠薪治理困難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16日訊】中國企業長期、大量拖欠工人工資的問題層出不窮,付出血汗而又兩手空空的工人集體上訪、圍堵交通要道、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引發嚴重社會問題。

為了打擊工廠主欠薪、打罵工人等惡劣行為,廣東省勞動部門採取了公佈「血汗工廠」名單的辦法。對此,《南方都市報》刊出文章質疑此新招數的效果,並指出政府部門角色扭曲,為了利益與工廠主互相掛勾,凸顯出中國「血汗工廠」治理上的困難。
  
據《廣州日報》報導,繼9月份第一批公佈之後,廣東省勞動部門日前又公佈了第二批「血汗工廠」名單。有關負責人表示,首次上榜的20家企業中,除了8家企業因破產或老闆逃匿等因素外,另外12家尚在經營的企業已經把工資補給了工人。

不過,針對勞動部門的「新招」,《南方都市報》刊出文章指出,在現實中,勞動部門拿這些工廠似乎也沒有太多辦法,頒布多年的《勞動法》作用有限。不然也不會出現勞動部門借助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來對付「血汗工廠」的案例了。

文章說,近年來不但勞動部門,中央和各級政府每年都三令五申要打擊欠薪現象,並在「曝光」這一招之前也為此精心設計了種種其他「招數」,但到現在仍然是「血汗不息、欠薪不止」。即使是新招「曝光」的作用也相當有限,對為數眾多的欠薪逃匿的老闆,有關部門也顯得辦法不多。

文章質疑,為什麼一個擁有國家權力的政府部門最後竟然不得不借助媒體、社會輿論以及其他社會力量,才能迫使欠薪工廠就範,而不能自行解決問題?

文章說, 「血汗工廠」問題,幾乎每一年都要大張旗鼓地撻伐,勞動部門疲於奔命,為此所損耗的人力、物力無法計數。如果這個社會的大多數問題都是以這種無效的方式來進行治理的話,那麼各項事業將無法得到應有的發展。

文章指出,在治理「血汗工廠」的過程中,有兩個因素決定了這一問題必將長期存在,一是工廠主與某些地方政府部門事實上已經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即地方政府部門需要「血汗工廠」所帶來的經濟發展上的政績,而工廠也只有在地方政府部門的默許下,才能如此長久地的存在下去。

二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並不會受到相應的懲處,很少有地方政府部門或工廠因為違反《勞動法》而受到直接的處罰。在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政府部門的角色無形中發生了扭曲,其功能也發生了變異,從一個執法者變成了一個利益參與者,從一個規則的維護者變成了規則的破壞者。

文章同時指出,在中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況,發生於社會治理的多個領域。如在近來頻仍的礦難事件後,中央三令五申各地政府官員從煤礦撤股,但仍有人拒不執行,以致撤股的最後期限不得不幾度延遲。其實,官員入股煤礦的行為早已屬於嚴重違規違紀。而事實上沒有任何人因此受到懲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拒給退休金 木雕大師判付106萬
台中縣衛生局 強制侑芳餐盒工廠停業
戴姆勒克萊斯勒增加美國工廠投資十億美元
日本製造業信心增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