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存在難題 有2600萬人尚未脫貧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表示,中國目前實現的小康,是低水準的小康,社會發展不平衡,而且在就業、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發展也不平衡,尚有兩千六百萬人尚未脫離貧窮。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今天報導,中國前財政部長、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談到中國「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時指出,未來五年中國將處於一個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經濟仍處於上升發展趨勢,但是仍面臨經濟難題。

項懷誠指出,中國目前實現的小康並非全面的小康,而是低水準的小康,社會發展不平衡。中國城市兩千年的恩格爾係數為百分之三十九點四,二零零四年下降為百分之三十七點七,估計在今年將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七點五以下,但是其比重還是很高。

另外,他強調,中國目前在就業、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發展也極不平衡,尚有兩千六百萬人處於貧困線以下,而且脫貧人口處在隨時可能返貧的狀態。

他說,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加劇和突出。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就業、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嚴重的難題。

據統計,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百分之四,但是煤、石油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別占到世界消耗總量的百分之三點八、百分之七點四和百分之四十六,能源消耗量增速嚴重超過經濟增長速度。

項懷誠認為,中國目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就業問題;其次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系統;第三是解決分配不公平的問題;最後是發展社會公眾事業。

相關新聞
被消音的中國雲南潰壩事件(三)
社福慈善基金會協助地方政府推脫貧方案
改善非洲 佛光山從馬拉威孤兒院做起
快板書﹕紙上脫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