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阿欽2005年10月7日首爾報導)北韓正在取締私營市場上的主糧交易,目的是要通過中央政府的配給系統分發主糧。國際援助機構警告說,經過10年嚴重的食品短缺之後,這一配給系統體制混亂,而這一變化可能導致人民營養狀況進一步惡化。
*恢復公共配給系統*
北韓當局說,他們正重新恢復公共配給系統。幾十年來,北韓的中央政府一直通過這個系統為北韓人提供食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北韓辦公室主任拉根稱有關決定是“極端的行動”。
他說:“你在試圖恢復這10年來已經變得七零八落的制度。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投入資本,需要全國各地具備運作完全正常的後勤系統。我的意思是這是個困難的開端。”
拉根說,公共配給制度的基本結構從1995年以來已經萎縮衰亡,當時世界糧食計劃署開始在北韓分發救急糧,而現在要重新復甦這一體制需要時間。
北韓最近要求世界糧食計劃署到1月份中止糧食援助,理由是北韓獲得豐收,而且還從其它來源得到糧食。平壤還要求大多數國際援助團體離開北韓。
*加強公共配給可能平穩糧價*
專家對平壤當局這樣做的動機看法不一,但是他們一致認為,減少目前的國際緊急糧食援助會減少國際監督,增加北韓統治集團的政治控制力。專家還說,加強公共配給制度可能會平穩糧食價格,自從北韓在2002年開始有限開放私營企業運作以來,糧食價格飛漲。
弗蘭克是首爾高麗大學的訪問學者和北韓問題專家。他指出,平壤只關閉了私營市場的一個角落,其它消費品仍在私營市場上銷售。他說,僅僅歷時幾年的買賣就已經創造了私有既得利益,平壤當局可能覺得這個情況危及到中央控制的鐵拳。
弗蘭克說:“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這些私有既得利益已經茁壯成長,以至政府無法全面封殺私有經濟。另一方面,北韓政府是否意識到要是不立即扼殺私有經濟的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中國韓國糧食援助無附加條件*
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拉根說,平壤的有關決定可能因為他們得到了沒有附加條件的來自中國和韓國的糧食。世界糧食計劃署和其它國際援助組織都要求有權監督糧食的運送和分發,有權確定這些糧食的確給了北韓最需要幫助的民眾,而不是落到北韓黨內和軍內特權階層的手裡。北韓當局通過驅逐外國援助人員並限制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境內的作用,就大大削弱了國外的監督力量。
拉根說,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北韓仍然發揮重大作用,儘管他們的主要任務將被稱為“開發援助”而不是“緊急食品援助”。
弗蘭克說,尚未解決的問題是:在未來幾年裡,北韓的配給制度是否的確能讓已經營養不良的北韓人民吃飽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