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陸庭瑞典報道/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名單于10月3日近午時由瑞典卡儸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委員會公佈。澳大利亞的兩位科學家,羅賓.華倫(J. Robin Warren)和巴裡.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由於他們對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的黑立波洛裏(Helicobacter pylori)病毒的發現而獲獎。
諾貝爾醫學獎是諾貝爾獎的六個獎項之一。根據創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生前立下的遺囑,諾貝爾醫學獎應授予前一年中在醫學領域有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諾貝爾醫學獎的評選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的卡儸林斯卡醫學院主持。五十名醫學院教授組成諾貝爾大會,然後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相關章程進行評選工作。諾貝爾醫學獎的最終得主一般于每年十月公佈。2005年的每個諾貝爾獎項的獎金為一千万瑞典克朗。自1901年諾貝爾醫學獎第一次頒發以來,至今,羅賓.華倫和巴裡.馬歇爾已是第183和184位醫學獎得主。
羅賓.華倫是病理學傢,他生於1937年,是澳大利亞伯斯 (Perth)人。他觀察到胃病患者中,百分之五十的人在其胃的下半部聚集著一種微小、彎曲的病毒。這一重要觀察顯示出胃病患者的胃部多有病毒感染。
巴裡.馬歇爾,一位年輕的醫生(生於1951年),對華倫的發現很感興趣。於是他們一起研究了一百個胃病患者的胃部切片。經過幾次嘗試,從一些切片中他們終于培植出一種尚不爲人知的病毒,后取名為黑立波洛裏(Helicobacter pylori)病毒。他們進而發現這種病毒在幾乎所有的胃炎或胃潰瘍患者的胃切片中都存在,並推測這種病毒可能是誘發胃炎、胃潰瘍病的因素。
以往人們多認爲胃潰瘍是由於飲食起居而造成,胃潰瘍的治療方法基本上是抑制胃酸的生成。但是由於胃裏仍然存在病毒和長期的感染,這種治療方法不能長期奏效。在臨床醫療研究中,馬歇爾和華倫證明,只有根除這種黑立波洛裏病毒,胃潰瘍病才能真正被治愈。多虧有了馬歇爾和華倫對黑立波洛裏病毒的重大發現,胃潰瘍已不再是一種難以根治的慢性病,只要通過短期的使用抗生素和抑制胃酸的藥物療程,胃潰瘍病人就能完全恢復健康。
馬歇爾和華倫的醫學發現使人們能夠從一種長期的、難以根治的疾病中擺脫出來,對人類醫療健康具有重大意義。這正符合了諾貝爾醫學獎“造福于人類”的宗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