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9日訊】10月12日晚偶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報導:著名柔道運動員孫福明被對手輕輕一碰,便轟然倒地。蹊蹺莫名。於是關心。南京人花了1500多億來辦十運會,關心是自然的,要求看到真實的比賽、好看精彩的比賽也是自然的。13日國內媒體鋪天蓋地,紛紛質疑、指責女子78公斤以上級決賽假摔。連一向回避「思想性評論」的著名主持人韓喬生都語出驚人:「哪怕對美國人玩的『職業摔跤』,明知道結果是事先安排好的,只要過程精彩、懸念叠出,也會有人掛彩,引來喝彩。」看來「中國」不但在政治上污染世界,連全人類最講究遊戲規則的體育,也被「中國體育」污染著。
現在,人們對「假摔」已經通過「重賽」得到一點安慰。但是,我卻沒有忘記被「通報批評」的教練對記者公開說的話:「讓牌」由來已久,從六運會以來一直是公開的秘密。全運會4年舉行一次,也就是從1980年代初,全運會就在公開褻瀆人類的體育精神。其實,中國的體育與其他領域一樣,既然一直以服從政治需要為第一原則,一直由各級官方壟斷操控著,種種違背體育精神的情形便一直存在甚至被鼓勵著,相比於中國的其他領域,中國體育還算比較幹凈的,僅僅因為體育遊戲規則天然的剛性,人們更容易一眼看出中國體育的陰暗來。被「通報批評」的教練今天(10月14日)說:「我願意通過這次事件推動中國體育更加規則化。」無論如何,這位教練在相當程度上扮演了替罪羊角色。是代表了中國體育的「全運會」的替罪羊!具體說,就是通報批評這位教練的中國體育總局,在九運會開始實行的「雙計分制」的替罪羊。
進入10月,本來已經標語泛濫的南京,更出現大型標語,「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的偉大旗幟」……剛剛結束十六屆五中全會,又一次大力鼓吹科學發展觀的胡錦濤趕到南京宣佈十運會開幕;國際奧委會主席和眾多外國體育人士也來到了十運會;不論是不是攤派的集團票,最高達到了1800元一張,觀眾當然不希望十運會制假造劣。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雙計分制」依然大行其道。
所謂「雙計分制」是指:解放軍隊的運動員在全運會上獲得金牌,輸送該隊員進入解放軍隊的省市參賽隊,也同時獲得一塊金牌。2001年自由式摔跤金牌獲得者運動員李瑞財,是北京軍區摔跤隊1995年從山東青島招收的雙計分運動員;解放軍體育學院拳擊、跆拳道等項目,有不少選手是與廣東進行雙計分的。這次柔道比賽中閆思睿代表解放軍參賽,卻是遼寧省一手培養的。根據十運會競賽規程,閆思睿的金牌將雙積分———解放軍和遼寧各得一金。請看2001年九運會之後的《解放軍報》是怎樣評價、感激「雙計分制」的——
「在我軍新增項目所獲得的11枚金牌之中,屬於雙計分的金牌達8枚之多。由此可見,我軍新增項目能在九運會上大放異彩,雙計分政策功不可沒。在沒有實行雙計分以前,地方在體育人才方面的大門基本上是對部隊關閉的。事情明擺著,給你一個運動員特別是有潛力的選手,人家在賽場上就多了一個競爭的對手。實行雙計分制後,地方在體育人才方面的大門雖未完全打開,但至少在人才交流和合作方面,一些地方省市有了不小的積極性。雙計分政策對地方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是雙計分運動員,只要在全運會上奪得一枚金牌,也算輸送省市的一枚金牌。……九運會結束之後,不少省市對雙計分政策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願意合作的意向。其實,雙計分政策受益最大的是國家。雙計分政策的實行,……為發展國家的體育事業培養了人才,增添了活力。」
如果《解放軍報》的評論文章說得是對的,那麽,決賽後的孫福明為什麽要因為受教練直接指使讓牌而「淚流滿面」;並坦率直言「賽前沒有讓出比賽的準備,沒給我出乎意料之外,有點委屈」呢?莫非孫福明的體育覺悟太低了?如果《解放軍報》的評論文章說得是對的,那麽,為什麽有那麽多記者對「雙計分制」不以為然呢?如果《解放軍報》的評論文章說得是對的,那麽,為什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隊」、「火車頭隊」、「煤礦隊」、「電信隊」、「航空隊」、「航太隊」、「中石化隊」……為什麽不能享受解放軍隊的待遇呢?難道其他「行業運動隊」也獲得「雙計分制」優惠,就不利於國家了嗎?真是胡說八道!
事實上,「雙計分制」不過是「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中國體育,也像其他方面一樣,對「土八路」的一種特權優惠罷了!從財政的視角看問題,不過是軍隊的經費得不到約束,軍隊有亂花錢的特權的反映罷了。
為了解放軍隊的這一特權,十運會上的「雙計分制」就演變出了「為政績讓牌」,比賽之前就「熱烈擁軍」的「潛規則」。難怪今天柔道重賽之後,人們依然紛紛存疑:孫福明是不是依然不敢放手一搏,而不過是讓得稍微有些比賽的樣子罷了?為了解放軍隊的這一特權,本來就烏煙瘴氣的十運會賽場,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就差沒有掛牌交易、大打出手了!
為了解放軍隊的這一特權,奧運精神在中國遭遇了在別的國家未見的空前褻瀆。看看反把鬧劇當正劇的教練劉永福前天怎麽對記者說的吧:「是我告訴孫福明讓的,她們倆誰拿金牌不一樣,不都是遼寧的嗎?誰不渴望拿金牌,但我們要講究整體,要提倡團隊精神,孫福明年紀大了,拼傷了怎麽辦?」「團隊精神是我們這支隊伍長盛不衰的動力,只要決定了,要你怎樣就怎樣。我可以擔保,孫福明比賽後仍按金牌待遇發獎金,錢一分不少。我做主教練的,難道這個主還做不了嗎?」
韓喬生也拿出了正反莫辨的諷刺技巧:「按照體育總局的規定,如果代表解放軍隊的某位隊員奪得金牌,解放軍和該省雙記分,共同計算金牌。這個規則雖有明顯漏洞,卻可以促進軍民團結,讓人感受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厚道。但問題的關鍵卻在於規則的制定卻給那些所謂『公平競爭』大旗下的交易提供了方便,失去了競技體育的魅力和本色。」「要知道,這樣的比賽徹底『變味』,已經偏離了創辦全運會時的初衷。今天的全運會似乎已經成為一張測試各省市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體育部門領導者政績優劣的試卷。」
面對體育總局發言人對假摔事件避重就輕、避實就虛的回應,記者們有的說這根本不能解決弄虛作假的問題(例如西南某《商報》的記者說:「黑幕重重,見慣不怪」),有的說治標不治本,沒有一個記者、一篇評論認同發言人張海峰的說法:這一比賽結果與全運會實行的「雙記分制」無關,這是「個人素質」造成的。
把體育還給體育,把軍事還給軍事。軍隊不要亂花錢,軍隊不必熱衷於競賽性、阿諛性文體活動,中國的軍人中應當少一些再少一些「少年兵」、「文化兵」。就算是世界鐵人五項賽中國軍人包攬了全部金牌,也不等於中國軍隊真有了好的素質。相反,像北洋軍隊那樣鴉片兵比比皆是,敵不過小日本一樣,今日慣於弄虛作假的「政治兵」太多,就一定會出現諸如近前中俄聯合軍演中的種種笑話。
即便以後十運會中依然會有解放軍隊,也不要再有荒唐的「雙計分制」了!
--原載《議報》第220期(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