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中國研究人員在貴州省羅甸縣首次發現可提煉生物柴油的野生灌木麻風樹,並進行重點培育。專家表示,此一樹種有望成為重要的生物替代能源。
麻風樹又名青桐木、臭油桐等,果實可提煉一種可再生的生物柴油。
新華網引述貴州大學精細化工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黃榮茂說,麻風樹是一種無毒、純天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生物燃料來源,可作為柴油替代物,廣泛應用在交通、電器設備和其他依靠礦物燃料提供動力的機器。
黃榮茂表示,麻風樹果實的百分之三十經酯化作用處理後可提供油料,百分之六十五可做成油塊,作為優良的有機肥料。
羅甸縣林業局麻風樹育苗試驗基地項目負責人歐國騰說,去年貴州大學科研人員在紅水河畔發現能提取柴油的野生麻風樹種,開始進行育種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透過播種方式育苗成活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七,麻風樹經集約化栽培管理,第三年即可結果,畝產乾果約三百公斤,可提取生物柴油約一百七十五公斤。目前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在當地種植三萬多株麻風樹。
黃榮茂說,生物柴油比傳統柴油更清潔、高效率,培育麻風樹有助於解決日益緊缺和高污染的能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