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災難是否報應現象 宗教界盼仍執著信仰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七日專電)這次海嘯災難已直接的帶給無數人心靈上的傷痛,在信仰上也產生更多不能釋懷的疑慮。但儘管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宗教界仍希望各階層人士,不要放棄人生的理念,以及對信仰的執著。面對災難事件,既無須怨天尤人,更不必要動搖信仰的誠意。

南亞海嘯災難影響亞非十餘國家,可能超過四十萬人命的損失,而財物與生態的破壞程度更難以估計。這種自然災害,對人類有著怎樣的啟示?是人的惡劣行為遭受天譴?但成千上萬無辜兒童,還有數不清虔誠的宗教徒,他們的屍體符合善有善報的原旨嗎?

大馬佛教界釋寂晃長老說,災難不僅是自然界反應,同時是人類業障的報應。因此,人們仍然需要居安思危,更需要修行向善,固守本份,祈福補過。

他指出現代人殺生的業障太重了,人為戰爭不提也罷,每天每時每刻的生煮活殺牲畜魚蝦,越來越多的生靈死不瞑目,還不夠讓人心警惕。因此,我們一定要從心修行做善事,善有善報是天理。這次海嘯使許多兒童都喪生了,可能也都是他前世業障所致。

基督教楊鍾祿牧師認為,這是老天給人們的一番警報。從科學立場看,這是天災,然而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結果大自然的反噬破壞更大。從神學立場看,這是神既定的計劃。當人們的罪惡行為越來越重時,神就會借自然界來懲罰。

他強調神必竟是慈悲的,神為人類安排得救的道路,就是信仰得永生。因此,人類一方面要停止人為的破壞自然環境,另方面也要堅定信仰。就算本身遇難失去生命,即使親友痛苦的死亡,有了信仰得永生,我們心靈上也可得到最大的安慰,也就能坦然面對。

大馬道教總會會長陳文成道長則表示,這是一場自然現象的災害,談不上神明的懲罰。因為所有神明都是慈悲為懷,不會用這種重罰方式造成慘重傷亡與財物損壞。

不過他認為,道教信仰中也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主張。行善積德,可為自己或子孫帶來福澤,即使遇難,也會吉人天相的避開厄運。至於這次海嘯災害中,許多兒童都死了,他們並非多行不義之徒,所以,那純是一種天災造成的禍害。

對於那些原本就沒宗教信仰的人士,他們大多認為是自然災害,也包含了環保的問題在內,所以有必要讓人們去思考、反省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依存與和諧的關係。

有些人對這次災難,得到不可泯滅的印象,精神上、心理都難以平衡,尢其是曾經身歷其境而劫後餘生,或災後前往災區採訪、當義工的人員,都同樣得到嚴重的後遺症,精神飽受壓抑,積壓許多難以宣洩的情緒,己身彷彿已成一股海嘯激流,他們首先迫切需要的是,心理醫生的疏導。

相關新聞
分析家:美救災有功 昇亞洲影響力
印度一小島居民全部喪生  僅一人生還
立榮普吉停飛到二月底華航先停到一月底
美參議員李柏曼支持建立全球海嘯預警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