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電子眼 開拓低視能新視野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三總利用美軍夜視鏡,改良為電子眼,協助視力低於零點一低視能患者,也能輕鬆看電視。

 三軍總醫院利用一種原本是美軍用來作為夜視鏡的改良式電子眼,成功讓本來戴上眼鏡也無法看電視,矯正後視力仍然低於零點一的「低視能」病患,重新開拓「新視野」﹗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台灣目前有超過四萬人因視力問題領取殘障手冊,這些患者當中,有部分仍殘存有微弱的視覺功能﹔但因傳統光學眼鏡無法有效提升視力,病患除了日常生活難免受限外,連看電視的娛樂也被剝奪。

 呂大文指出,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及白內障是造成國人低視能的主因。以往對這些疾病的治療都是以藥物或是手術為主,但對於某些視覺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來說,眼科醫師常感束手無策。

 而「改良式電子眼」,根據三總先前對四十五名視力低於零點一的病患進行評估,顯示患者使用這種改良式電子眼之後,患者平均視力可增加三行(零點三)以上﹔一些原本非常差者,平均可增加四行以上的視力。

 呂大文解釋,這種結合光學及電子學的產物,就像是一台具有望遠功能的變焦相機,過去原本是美軍為了方便作戰所開發的夜視鏡。近年進一步商品化,成為低視能者的新視覺輔具。患者只要像配戴眼罩一樣將它藉由綁帶固定在眼前,看出去視野內的東西就會變近、變大。

 包括因為黃斑部病變造成精細視覺的損失,或是青光眼造成視神經受損而喪失部分視覺功能。一般來說,只要患者視力能到零點零五,就可以藉由這種新科技來提高視力。

 不過,該儀器由於重達一點三公斤,再加上使用時視野受限,並不適合整天配戴,主要用於幫助低視能患者看電視、看電影或是近距離工作閱讀等。換句話說,電子眼並不能讓患者完全揮別視力障礙帶來的困擾。估計目前另有殘障手冊的四萬人中,約有一半可借助這項儀器,恢復部分生活功能。

 不過,估計該產品未來正式上市,一副電子眼大約要價新台幣十一到十二萬,扣除了殘障輔具補助四萬元,病患大約還得自掏腰包八萬元!

 近年醫療科技發達,除了電子眼之外,國外也已經有「植入式晶片」正在試驗當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七情六慾話「感動百態」
【胡中醫信箱】眼睛酸澀問題
長谷川京子和稻垣吾郎首次攜手合作相看對眼
變焦眼鏡可能誘發青光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