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D肝病毒 榮總研究新突破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D型肝炎治療又見突破,台北榮總繼發表全球首篇D肝DNA疫苗研究後,又找到病毒抗原關鍵免疫辨識區,更能有效誘發細胞內的毒殺T細胞免疫反應,可望藉此清除體內D肝病毒,下一步將進行動物試驗,除了D肝外,也有助愛滋、C肝等疾病的治療。

台灣有三百萬B肝帶原人口,發病者中有五%到六%合併感染D肝,以干安能治療完全無效,干擾素則會復發,目前幾乎無藥可醫,台北榮總在DNA疫苗上的研發進展則為這些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台北榮總教研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吳肇卿表示,D肝屬缺陷型病毒,僅會感染B肝帶原者(或兩者同時感染 ),感染途徑以性交、共用針頭為主,雙重感染後病情可能加速惡化,引發致命猛爆性肝炎或導致慢性肝硬化,估計四分之一的猛爆性肝炎與D肝有關。

吳肇卿表示,免疫反應可分為產生抗體與T細胞免疫反應兩大方向,但抗體對D肝病毒抑制效果不明顯,目前科學家對T細胞中的毒殺型T細胞寄以厚望。

他指出,一般疫苗是蛋白質疫苗,透過誘發抗體,中和入侵的病毒顆粒,預防病毒感染,對於已感染的細胞,便無法穿透細胞膜,抑制病毒複製;至於DNA疫苗,則是把會表現病毒抗原的DNA序列打進體內,經一連串反應後,誘發宿主體內的毒殺型T細胞的免疫反應,進而清除病毒。

四年前,台北榮總首度證實D型肝炎DNA疫苗能激發體內免疫細胞反應,是全球第一篇D肝DNA疫苗研究,後來一系列研究報告陸續被刊載在一流醫學期刊,並被多本西方教科書引用。

榮總最近再度發現,D肝病毒抗原第二十六到三十四個氨基酸及四十三到五十一個氨基酸,是組織抗原第二型陽性病人的毒殺型T細胞免疫辨識區,被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一般病毒雜誌」。

吳肇卿指出,免疫辨識區的確認,對於DNA疫苗的研發極為重要,透過免疫辨識區的,才會誘發清除病毒所需的特定免疫反應。榮總下一步將設法發展出好的動物模式,以進一步確認疫苗的療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3道地瓜早餐料理 開啟活力的一天
【美食天堂】滑蛋蝦仁做法~只需7分鐘!
單鍋普羅旺斯鱈魚 省時又美味的快手晚餐
【廚娘香Q秀】百果乾燒蝦和胡麻水耕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