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三日專電)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去年美國對台灣出口課徵的反傾銷稅或反平衡稅中,有五百四十三萬美元轉入提出反傾銷控訴的美國廠商口袋,而中國更高達七千九百七十四萬美元,居第一位。
不過,台海兩岸都未對美國這項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的貿易措施,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也沒有跡象會採取行動。
日本、歐盟、南韓、加拿大、墨西哥等十一國,在WTO 指控美國的「勃德修正案 (BYRD AMENDMENT」違反WTO的反傾銷及反平衡稅協定,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在2003年一月就判決確定美國敗訴,並須在2003年底前遵從判決,採取修正行動。
勃德修正案規定,美國海關課徵的反傾銷稅及反平衡稅可以分放給提出訴願的美國廠商。
雖然面對WTO的裁決,美國國會迄今未對勃德修正案採取任何修正或廢止行動,WTO爭端解決機制去年也分別同意日本、歐盟、南韓、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巴西、智利可採取制裁報復行動,並確定金額為發放給美國廠商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二。而澳洲、印尼及泰國同意再給美國一年時間。
不過,歐盟及日本等最近集會討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在布希總統連任後,國會是否會遵從WTO裁決,採取修法或廢法行動。
專家指出,雖然已贏得貿易爭端解決的完全勝利,但由於制裁過程過於複雜,相關國家基本上並不願意採取行動,而希望美國從善如流,避免兵戎相見。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勃德修正案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出口,台灣為第七,但兩岸由於未參與對美國的爭端解決行動,沒有資格採取報復行動,但如美國修改或廢止勃德修正案,則適用於所有WTO會員國。
專家表示,台灣如要對美國的勃德修正案採取報復行動,必須要另外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但目前看不出任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