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周幼康報導) 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1月17日去世,終年85歲。曾經擔任趙紫陽經濟顧問的陳一咨教授指出,在中國的經濟改革過程中,趙紫陽功不可沒。
*促北京公開評價趙歷史貢獻*
趙紫陽病故的消息傳到美國後,曾經擔任趙紫陽經濟顧問的陳一咨在紐約聯合其他多位追隨過趙紫陽的旅美大陸人士,要求中國政府公平評價趙紫陽的歷史貢獻。
*經改功績大過鄧小平*
陳一咨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說,趙紫陽對中國經濟改革的貢獻超過了鄧小平。他說:“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佛利得曼曾經問趙紫陽如何改革經濟,趙紫陽說第一要改革價格管制,因為中國太大,如果一下放開會造成全局的混亂,對老百姓不利,現在是採取能放開的價格就全部放開,暫時還放不開的價格就逐步調整,一直到全部價格放開為止。第二個問題就是改革企業的自主權問題,國營企業效率所以不高,是因為資產和資產的增值沒有人負責。趙紫陽的設想就是從擴大企業自主權到實行承包再到股份制,使企業經營者逐漸對資產的增值負責。”
佛利得曼聽了之後對趙紫陽說:“你是我遇到的社會主義制度國家中一個天才的經濟學家。”
佛利得曼這番話對趙紫楊經濟改革的思想有深刻的描述。當時中國一切公有制,1988年王震曾大罵搞什麼股份制,破壞社會主義公有制。
1988年、趙紫陽準備深入推動產權改革時,鄧小平在3月份提出價格攻關,這項措施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從這一點可看出,趙紫陽是一位能深入思考問題,能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問題的戰略家,這經濟方面趙紫陽比鄧小平高明的多。
*“要吃糧找紫陽”*
陳一咨也談到趙紫陽在文革後擔任四川省委書記時對四川農業改革的貢獻。陳一咨說,趙紫陽在文革後擔任四川省委書記時發現四川農業學大寨,割資本主義尾巴使老百姓苦不堪言。
當時四川到處種雙季稻,他考察各地後就提出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而制止了大種雙季稻,同時允許農民在屋前屋後種經濟作物,恢復了家庭副業和自留地,又釋放了兩派鬥爭被關在監獄中的十萬人,這樣在短短兩年內改變了四川政治上緊張,經濟上疲軟的局面,快速發展,這樣才出現“要吃糧找紫陽”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