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嚴明多倫多報導) 加拿大有專家學者認為,趙紫陽的逝世是否會在中國引發一場新的民眾悼念浪潮將取決於中國官方如何對趙紫陽作最後評價。
*蘇庚哲:不大可能出現大規模民主運動*
定居多倫多的原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蘇庚哲博士認為,象1976年四五運動和1989年六四運動那樣的大規模民主運動如今已不大可能在中國出現,因為今天的中國社會已完全不同。蘇庚哲說:“這些老百姓現在都是向錢看,而且控制意識形態也比較緊張。就是說,當年四五和六四兩次運動的背景跟現在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民間象那兩次運動那樣大規模地悼念恐怕不容易。”
*朱毓朝:關鍵取決於中央如何處理*
加拿大裡賈納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朱毓朝博士則認為,中國出現悼念趙紫陽群眾運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基本骨幹不會是學生和知識階層。朱毓朝說:“社會矛盾,例如農民、農民工這些社會矛盾在中國已經很尖銳了,所以維權運動近年來在中國勢頭很猛。雖說如今與88年89年不太一樣,但條件還是有。所以,第二個條件更重要,就是看中央怎麼反應,中央領導人對這件事如何處理。”
他認為,如果中國當權者公正客觀地給予趙紫陽較高評價,也許就不會有大規模的群眾悼念;否則,以悼念趙紫陽為名的群眾示威仍可能出現。
朱毓朝表示,公正評價趙紫陽是重新評價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契機,但中國官方目前重新評價六四的可能性不大。朱毓朝說:“我不覺得現任領導人,象目前在任的胡錦濤,會強烈地認為現在一定要為這件事作個總結。他們不一定會這樣看,所以不見得會這樣做。”
*盛雪:趙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悲劇*
曾在北京參加過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並目睹了六四屠殺場面的多倫多自由撰稿人盛雪女士表示,趙紫陽是中國社會制度的犧牲品,但歷史會記住他。盛雪說:“趙紫陽是一個非常可悲的人物,他確實是個悲劇。他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中國社會發展的悲劇,也是中國今天社會現實的悲劇。但是,他在89民運當中敢於站出來反對鎮壓,這是他人生中非常光彩的一幕。我想,中國人民會為此而記住他。”
星期天晚上,加拿大主要的主流媒體都紛紛報導了趙紫陽逝世的消息,並稱趙紫陽是中共改革派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