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成罩門 黃菊力挺陳至立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垚遠9月7日報導)近日中國高等教育醜聞不斷,負責教育的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備受批評;這種現象,引發外界不同的解讀:其中一種意見指出,中國的人材發展戰略由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負責,教育問題又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副總理黃菊以及陳至立把關;因此,教育問題實際上已經成為“上海幫”的另一罩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副總理黃菊9月6日特別召開全國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會議,強調要辦好中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外界有一種意見認為,黃菊此舉挺陳至立味道頗濃;可是,就在同一天,中國官方新華網又傳來“教育分階層從幼稚園開始”的爭議,正是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黃菊在會上承認,目前中國普通高校近1200萬在校生中,貧困家庭學生約佔20%,人數在240萬左右,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得不到助學貸款”。黃菊解釋這是“由於有些地方和單位工作不落實”。

事實上,中國高校學生面對的又豈止是貨款問題?中國西安《華商報》8月19日報道,西安科技大學要求考生以2萬元換取錄取通知書。據報道,儘管學生家長又跪又求依然無濟於事,學校立場鮮明,交了錢才能給錄取通知書。不日,《中國青年報》再有報道指,西安財經學院向成績已過分數線的考生要求交3萬塊錢(人民幣,下同)才能錄取,報道表示,考生高考成績超過了該學院的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線———520分,不過要被錄取還是得交3萬元。家長最後迫於無奈求助於媒體,事情得以曝光。

黃菊特別提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總理溫家寶多次批示,要求進一步採取措施,切實解決好這個問題。有分析指出,中國的人材發展戰略由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負責,教育問題又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副總理黃菊以及陳至立把關;因此,教育問題實際上已經成為“上海幫”的另一罩門。這次黃菊召開這次會議,也就是把有關政治責任扛上自己肩上,如果胡溫要再追究,則要跟政治局內被視為“上海幫”的黃菊甚至曾慶紅“決裂”。

硬的一面黃菊高調挺陳至立,軟的一面,為了給胡溫一個下台階,黃菊提出包實行主要領導工作責任制、增加面向學生特別是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服務的開支、堅決治理各種亂收費現象等多項指示,要求辦好中國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似乎黃菊是希望開了這個會後有關的負面消息可以減少。

據之前天新華社報道,在中國陝西西安幾所高校,許多貧困生將很大精力用在聯繫勤工助學上,他們在食堂買最便宜的飯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銷僅三四元錢(人民幣,下同)。而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貴族”學生卻是手機、電腦、數碼相機樣樣俱全,月消費達千元以上。在陝西,高校中貧困生比例在30%左右,其中特困生有10%。他們每月的生活費一般在100元至150元之間,有的甚至更低。為了完成學業,一些貧困生不得不通過兼職、課外打工等方式籌集學費和生活費。經濟條件好的學生花錢大手大腳,穿名牌、用手機,貧困生要靠到處打工維持學業和生活,自然而然地各大高校出現了貧富劃分交往群體現象。中國高校的貧富差距挫傷了貧困生的自尊心,讓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各大高校的一大難題。

可是,黃菊的如意算盤,似乎不一定打得響;就在同一天,中國官方新華網又傳來“教育分階層從幼稚園開始”的爭議,中國教育的風波,正是所謂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華網指出,在中國山西太原市,幼稚園已演繹成幼兒階層分化的分水嶺:由於金錢和權勢的作祟下,幼稚教育的日益昂貴和貴族化,使得從幼兒階段開始孩子就開始“階層分化”。據報道,當地幼稚園出現了涇渭分明的階級之分,其中包括:第一階層——農民工;第二階層——城市低收入者,父母代管;第三階層——大老闆,貴族幼稚園;第四階層——小官員,就讓孩子混圈子,而這一劃分正是出以家長收入高低為標準的。

對於這一怪狀,報道表示,“目前我國現行的幼教體制,卻將這一切推向了市場,過早讓孩子接觸到社會的不良影響,對其個人心理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甚至會引發大面積的心理扭曲,”報道同時指出,要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應借鑒他國,推行社會保障國民教育只要是國家的合法公民,就享有同等的全免費基礎教育。

山西太原的幼稚園、陝西西安的高校,相同的情形相信在中國其他地區也並非稀罕,上至高等學府,下至幼教的基礎教育,貧富差距早已全面滲透中國的教育領域。儘管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早前在公眾面前大表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決心,並信誓旦旦“對凡是能夠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不過事實上,在中國這顯然只是個美好的願望。學費殺人事件、民工子女上學難等新聞事件,頻頻見於報端已經是最好的說明。

中國社會發展經濟大躍進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據官方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貧困人口首次出現反彈,去年未解決溫飽(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增加了80萬人,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日益急漲的學費,長此下去,教育的公平性將蕩然無存並非妄言。

有批評者就指出,在市場化改革的風向標下,中國教育領域同樣深陷其中,本應體現公平的教育領域卻變成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另一延伸點,長此下去,教育只會淪為富人的專利,窮人的奢侈。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一段日子,教育問題仍會困擾黃菊以及陳至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澤民打文化牌 暗輸恐怖 陳至立訪南非
陳至立南非出席文化展 中英媒体被擋
教育産業化 陳至立成衆矢之的
陳至立非洲遭起訴 被傳喚到法庭應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