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0日訊】在孔子誕辰2555年之際,孔學專家們為孔子形象重新定位:孔子乃是一位相貌堂堂男子漢,並非人們的心目中的異人有異相,其貌不揚。
據新華網報,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孔祥林說,其實孔子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據《史記》記載,孔子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額頭像古帝唐堯,腰以下比大禹矮三寸。可見孔子形象應該不錯。
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一種說法是,孔子自從成為「聖人」,人們為了表達對孔子的敬仰,從而神話孔子,說其異人自有異相。故後世孔子畫像簡括為「七露」,唇露齒,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其貌不揚。
另一解釋是,在中國共產黨執政期,曾有一段「破四舊」的歷史,即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這些傳統文化一概視為封建謎信而加以批判,就連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沒倖免於難。為了醜化孔子達到把他批臭的目的,連孔子的外貌也串改成不討人喜歡的醜態。
如今,孔子的這一形象遭到專家們的質疑和否定。
9月26日,在孔子誕辰2555年慶祝活動其間揭幕的孔子銅像,也重新定位了孔子的形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馮運的一幅孔子像,刻畫了孔子的新形象。這一用黃銅雕塑的新孔子像,對傳統孔子像進行了改造,較好地反映了孔子的神態。銅像坐落在孔子研究院內,高2.84米,周圍用白色花崗岩作基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今曲阜)人,是儒學學派的創始人,舉世公認的歷史文化名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影響著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