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詩涵/香港報導.攝影)
香港的傳統趣味,
擺盪在折扣櫥窗和食物香氣之間;
當我們置身在港島的赤柱或九龍西貢北丫島,
享受輕薄短小半日遊,
卻意外發現香港竟有這碧海藍天的美色。
香港,原來也可以這樣撒野天地間!
建築漂流記:赤柱
赤柱位於港島東南方,鄰近南中國海,明朝年間已有聚落,是香港開埠初期的重要城鎮。英國政府於一八四一年所做統計指出,赤柱當時的人口約兩千人,占了香港總人口七千四百多人的四分之一強!
時至今日,赤柱成為一個單純的旅遊景點,集中西文化、陽光海灘及歷史古蹟之大成。赤柱地名的由來,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從前這裡有棵巨大木棉樹,木棉花盛開時節的夕陽時分,乍看猶如赤紅木柱,因此得名;但是找了半天也沒發現這棵傳說中的木棉,倒是另一個說法比較有趣,據稱當年此地海盜猖狂,廣東客家人向外人介紹此地為「賊處」,就相當接近赤柱的粵語發音。
雖然沒有海盜,建於一七六七年的天后廟,仍可窺見往昔的海港文化;已列為法定古蹟的舊赤柱警署現為超級市場,都是赤柱古蹟的代表,但講起人潮川流不息的古蹟,仍以美利樓最具代表性。
美利樓建於一八四六年,三層樓高的花崗岩建築,有仿希臘的復古式圓形石柱、亦有中式斜面瓦片屋頂,當年坐落於現今的金鐘花園道,是駐港英軍的宿舍。一九八二年港府拆遷並覓地重建,將三千多片花崗岩編號拆卸,運到赤柱,由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導,兩千年重新屹立在赤柱,內部改建為餐廳。
坐在二樓EL CID餐廳的迴廊,是感受赤柱魅力的絕佳點,呈L型的迴廊要拐個彎才豁然開朗,海風輕吹、情人低語,廊下的颯爽與樓外的青山綠水流動著度假的閒散,坐下來就完全不想再挪動。點些冷飲,佐以生牛肉、涼拌鮮蝦等小菜,或是來個熱騰騰的西班牙海鮮飯,享受人間好風景。
遠方戲水的孩子和釣魚的舟船,中國水墨畫的意境就這麼輕輕駛進彩色的赤柱灣。
沿著海灣是著名的赤柱大道,林立的露天咖啡座流動著中外遊客,二樓名為西貢(Saigon )的餐廳,鑲在天花板的蒲扇裡搧呀搧的,吹出一屋子越南風情,咖啡不怎麼樣,無損海景曼妙。
再往前是赤柱老街,兩旁商家的遮棚聯手掩蓋了天光,冷氣就散在街道上,難怪吸引大批逛街人潮;中國服、手工飾品、蕾絲擺飾、花布長裙、表框畫作擺得溢出商家,一看就知道是衝著老外的口味,懂得殺價也可買到些開心貨色。
赤柱的魔力在殺時間,並不是為無聊找個出口,而是在趣味叢林前找個入口,盡享消磨時光之樂。
不思議紀念品
看到這塊羅拔與莉莎的方塊匾額,真讓人感到驚奇,初時以為是拿來墊熱湯的,原來竟是掛在牆上看的!還有一堆瑪莉與哈利、珍妮花與湯姆,粵語譯音已相當有趣,卻沒料到還可以這樣搞出中國風。不禁想起美加地區的紀念品店也有專賣英文名的鑰匙環,就這個基準來看,中外紀念品還真是有志一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