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25日電)法務部調查局中機組今天會同台中縣警察局刑警隊五組、豐原憲兵隊等單位,在台北縣市及台中市等地破獲劉坤池等人虛設二十多家行號販售芭樂票集團,其中一家退票金額即高達新台幣七千三百多萬元,中機組依法逮捕主嫌劉坤池等三人到案,另有多名集團成員正積極緝捕中。
中機組對劉坤池等涉嫌虛設行號、販售支票(俗稱「芭樂票」或「條仔」)的不法集團,於九個地點同步展開搜索、拘提等行動,現場查扣虛設行號的公司大小章、帳冊、空白支票七十多張及支票存根等證物。
中機組表示,全案由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忠榮指揮偵辦,經深入蒐證,查知嫌疑人李魁煙(綽號「林董仔」)、劉坤池(綽號「眼鏡仔」)、陳飛彪(綽號「阿彪」)等人,於九十二年七月開始,在台中、桃園、台北地區利用人頭虛設多家公司行號,並互相虛開發票充當業績,以美化帳面,據以向各地金融行庫以虛設行號及人頭負責人申請甲、乙存帳戶及支票簿,再以每張空白支票三千五百元至五千元不等價格對外販售。
中機組指出,經查該集團以劉坤池及李魁煙為首,透過集團成員在各地尋找遊民、退伍榮民或識能較低人士充當人頭,再委託民間代辦記帳業者向主管機關陸續申設數家公司行號,並以前述人頭擔任掛名負責人,待營業執照核發後,即教導人頭應答及虛偽布置公司內部,使稅務人員查核公司營業情形時陷於錯誤,核發公司稅籍及統一發票購票證(角仔)。
中機組說,在未實際對外營運下,該集團即以對開發票方式美化公司帳務或直接販售空白發票,幫助他人逃漏稅,待一至二個月該公司帳面美化及養成信用後,劉嫌等人即以虛設行號及人頭負責人到五家以上金融行庫開立甲、乙存帳戶,依各該公司偽飾的營業額向金融行庫申請五十張一本或一百張一本的支票簿,隨即透過大盤陳飛彪等依各開票人聯徵紀錄(銀行查詢開票人有無貸款逾期、退票紀錄、退補紀錄及其他信用)情形,以每張空白支票三千五百元至五千元不等價格對外販售。
這個集團於今年三至四月間虛設行號已陸續取得各金融行庫核發的支票,數量約一千二百張,正積極透過大盤對外販售,且於九十二年七月間虛設昌明事業有限公司及人頭負責人陳治銘,已陸續發生退票,金額高達七千三百多萬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