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翔醫師講解

風濕病關節炎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茂仁休斯頓報導】九月份「健康講座」于9月4日(周六) 下午12時到2時在美南新聞大廳舉行﹐「健康講座」系列由劉明昇家庭醫師主持﹐每兩個月舉辦一次。本次講座請到風濕病專家陶翔醫師為僑界人士講解有關常見風濕病關節炎的基本常識及預防要點。

風濕性疾病係泛指以關節、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神經疼痛為共同臨床特徵的一系列疾病,包括一百多種疾病,其中常見的有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牛皮癬﹐反應性腸炎、感染性關節炎﹐風濕熱、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常見的風濕病都有關節疼痛的症狀,但風濕病不等于就只是關節痛。嚴重的風濕病會破壞關節﹐使關節變形、殘廢,還會傷及內臟,甚至危害生命。陶醫師說﹐在美國﹐關節炎患者的數目僅次於心臟病

風濕性關節炎大都是在感冒過後引起的,一般起病急﹑喉嚨痛、有發熱症狀;四肢大關節遊走性紅腫疼痛﹐常伴發心悸。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性疾病﹐遺傳與環境感染為重要因素。一般關節疼痛﹑晨起僵硬。近端指尖關節最常發病,呈梭狀腫大;從四肢遠端的小關節開始發病,也可影響大關節﹐40%患者有憂鬱症﹐5年內死亡率達50%。

骨關節炎最常見﹐大都40歲以上患者為多;關節疼痛在活動過後會加重,經休息疼痛減輕。患者軟骨磨損﹐退行性變化導致關節腔變窄﹐骨刺增生﹐關節變形。治療方法有止痛、消炎、物理治療、減重、注射(可地松)。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多為女性,早期會出現手部關節炎,有面部紅斑。

治療風濕病常使用的藥物有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此類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得當,可使副作用減至最低。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不是單純的止痛藥,因為關節發炎會導致骨骼、軟骨和軟組織的破壞,所以使用適量的消炎藥物是很有幫助的。免疫抑制劑主要用為抗癌藥,但在治療嚴重風濕病也是很重要的藥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休斯頓亞裔服務中心
中華文化中心積極募款
蕭陽:如此尊重新聞自由﹖
雙十國慶籌備會宣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