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Photo Museum

李芳君 撰文、攝影

標籤:

唉!半夜被吵鬧的學生吵得沒得一夜好眠,自然這一天我不會有太好的精神了。走出旅館門外,我們在旅館巷子裡看到一座小橋,似乎可以通到某個地方。好奇心驅使下,我們尋找著可以走到小橋的地方,原來就在旅館巷子口的旁邊呢!

  在小橋前方的入口處旁邊有一塊牌子寫著「Photo Museum」,我們好奇著這個地方怎麼看也不像有博物館的樣子。管不了那麼多我們繼續往前走,沒想到走到橋前方時,哇!風景還真不錯耶!只可惜今天天氣陰陰的,拍了兩張照片後,我們繼續往山坡上走,走了一會兒,也沒看到什麼博物館呀!只看到旁邊有一個不小的建築物,可是這間建築物怎麼看也不像博物館呀!而且門口沒有立牌,像是住宅又不怎麼像,不過在山坡的高處,我們看到了一間被蔓藤纏得密密麻麻的屋子,我們在想會是那一間嗎?可是怎麼看都不像呀!倒像是間廢墟,往前走我們又看到了一塊「Photo Museum」的路標立牌,但是放眼望去,真的只有山上那間屋子了,帶著滿心的狐疑我們還是上去了。

  繞上房子半圈,真的!這間屋子一點也不像是博物館,但很像是某人的私人住宅。突然覺得自己很像是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繞著這屋子好奇的打量著什麼,又怕屋裡的人懷疑我們是不是居心不良,不敢靠房子太近。找了老半天,我們終於找到了這間屋子的正門了,果然!這間屋子就是Photo Museum。這回像挖到寶似的衝上去,一看門口的標示,九點半才開門,館方工作人員示意我們要再等一會兒。現在才九點,只好在旁邊繞繞順便拍照等著。

還好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工作人員很開心的在九點半一到就笑著臉來開門迎接我們。令我們訝異的是,他們要我們簽名,我們不懂為什麼,小均問他們:「是不是每個來博物館的人都要簽名呢?」他們說不是,而是他們冬天是不開放的,但每年的四月一日是他們一年工作的開始,開門後第一組上門的觀光客,都要在這本厚厚的簽名本上簽名留念。而且只有第一組進門的客人才有,若是在我們後面進來的,很抱歉!沒得簽了,哇!真是太令人驚喜了。

在愚人節的這一天,沒想到居然有這麼令人驚奇的事情,幸好沒有放棄離開的念頭,不然就沒這機會了。我們翻著那些簽過名字的痕跡,全部都是外國人的名字,看來我們可能是他們有史以來第一個簽上中文的遊客了,雖然我們有英文名,但是!我們要讓外國人看看中文,於是我們簽上了中文,順便附上兩句讚美的話。

  大清早來到這間博物館時,外頭的藤蔓尚未長出葉子,所以看起來像間廢墟,但走進裡頭一看,卻是不折不扣的博物館,Photo Museum裡頭不只展出攝影家所拍的照片,還有相機的發展歷史及最早期所發明的相機到現在的相機。


  一樓所展出的都是照片,要進這屋裡參觀還有一個規矩,因為裡面都是打過蠟的木質地板,所以必須換上他們所提供的拖鞋才能入內參觀。這間博物館是不准許在裡面拍照的,我只好乖乖的參觀,用盡我腦子裡的記憶體,能記下多少就記下多少。

  展出的照片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有非常小非常小的照片,小到比郵票還小,還有那種可以放在項鍊裡的那種尺寸的照片,當然大張的照片也有。我發現有許多照片都是18世紀的奧地利皇帝約瑟夫和伊莉莎白王妃的照片,可見奧地利人對這對皇室夫妻的喜愛。伊莉莎白有個小名叫Sissy,奧地利的人民喜歡叫她Sissy公主。看著這個Photo Museum裡記錄著這對皇室夫婦的點點滴滴,想來伊莉莎白受歡迎程度一點也不亞於英國的已故王妃黛安娜。

  約瑟夫和伊莉莎白有如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樣,在婚後也都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他們經常在夏天時前往夏宮渡假。只可惜伊莉莎白在六十一歲那年前往瑞士旅遊時遇刺身亡,行刺者是一個患有精神病的流浪漢,想當然爾,約瑟夫是相當哀痛的。

  博物館二樓所展示的是各個年代的相機,展示相機的房間內播放相機發展史給遊客聽。這裡的相機從最早期的古董相機到近代的相機都有,也有最迷你型的相機。Photo Museum雖然小小的不起眼但是卻是令人感到溫馨,在這裡也記錄著約瑟夫這對皇室夫婦的點點滴滴。在離開博物館時我順道買了兩本關於伊莉莎白王妃的書,開始研究王妃的故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前進小木屋
前進小木屋 人氣 0
小木屋天堂
小木屋天堂 人氣 0
充滿驚奇的Bad Ischl 小鎮(一)
三月海風裡的詩——成龍溼地與箔子寮夕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