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楊採訪、楊傑霖編譯報道) 中共目前激烈的權力斗爭引發兩岸三地人們對中國未來的無限猜想,也引起國際中國研究專家們的密切關注。大紀元記者蕭楊采訪了美國著名研究机构、號稱共和党智囊團的傳統基金會中國政策研究員約翰.譚慎格,這位美國國務院資深中國通評論指出,這場權力斗爭的真正焦點是共產党獨裁統治的延續和老百姓利益的對立。
他認為,從背景資料看,江澤民不過是表面人物,強硬派的幕后實力人物其實是曾慶紅。
*前美駐廣州副總領事
約翰.譚慎格獲喬治城大學國際關系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在美國國務院有23年的工作經驗。
1971年,譚慎格進入國務院工作;1989年,他是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副總領事;1992年,他是國務院中國分析處的負責人;2001年,譚慎格受聘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作為中國問題專家和研究員,他專門負責分析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的政策問題。
据譚慎格說,“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時,江澤民就不愿离開中國領導人的寶座。江堅持說因為有台灣海峽、國家安全方面的危机,他應該繼續呆在他的位置上。十六大時胡錦濤得到其他元老的支持,如李瑞環和喬石,也有万里的支持,我認為甚至有朱熔基的支持。但胡錦濤還沒有在組織人事方面做到家,沒能影響到各省的代表。最后,能夠控制人事的曾慶紅在大會上弄到了足夠的支持保留了江的權力,并把江的人馬塞入政治局的重要位置上。
結果呢,十六大以后,江澤民的地位甚至比十六大以前更強了。除了溫家寶之外,胡錦濤几乎沒有什么人支持他,也許最多可算上吳官正。胡錦濤根本就沒什么好說的,他也只能這樣了。”
譚慎格進一步分析到,“胡錦濤和溫家寶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受過迫害,都來自小資產階級家庭,胡錦濤的父親就是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死的。溫家寶說他家的房子在內戰時被燒毀,但沒說是國共兩方哪一方燒的。所以我猜是共產党一方、八路軍燒的。文革中,胡溫兩人都被送到中國最窮的甘肅省。
我認為這兩人都對中國普通老百姓遭受的苦難有深刻的了解,他們的政策是傾向于解除老百姓的困難的。而另一方面,江澤民在內戰時沒受過苦,曾慶紅在文革中也沒受苦,他只在湛江呆了還不到一年,那還是個不錯的地方呢,然后就回到了北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也沒在文革中吃過苦,曾山是毛澤東在江西蘇維埃時期的高級助手,老毛保護過他。所以你從曾慶紅-江澤民這一面看,他們都是為著共產党的,認為共產党必須牢牢掌握中國的政權。
“所以對曾江來說,首要的任務呢,就是共產党要掌握槍杆子,要維持它的獨裁統治。而胡溫最關心的似乎是鄧小平的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十六大以后,我們可以看見這兩方面的斗爭,一面是江澤民、曾慶紅的上海幫,以維護共產党的政權為首要任務和主要目標;而另一方面是胡錦濤和溫家寶,看到了中國巨大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需要政治改革。而這兩方面是互不相容的。”
譚慎格對曾慶紅有与眾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曾慶紅是江澤民一派背后的真正力量、實力人物。曾慶紅和江澤民一派試圖把中國變成一個世界強權,而胡錦濤和溫家寶則想要克服中國的社會、經濟問題,這才是權力斗爭的真正本質。
斗爭的兩方面呢,一方面是要延續共產党的獨裁統治,另一方面是企圖將共產党与老百姓的利益結合起來,是這兩方面的斗爭。”
*對中美關系意義重大
譚慎格預計,“很顯然,如果江的強硬路線占上風,台灣海峽就大有可能發生沖突。即使那里沒有問題,也會在日本海、南海出現問題。當中國的擴張不斷延伸,直到影響到鄰國的國家安全、國家利益時,沖突就會爆發出來。
“如果胡錦濤的政策得以推行,我認為中國的重心將會回到經濟建設和政治改革上來。我想胡錦濤大概也意識到了,要得到中國老百姓的支持,知識分子的支持,和官僚階層的支持,他必須下決心進行政治改革。”
記者問到,据悉江澤民經常樂得制造點小麻煩,這樣他就可以從幕后跳出來顯示顯示。是否如此?
譚慎格表示贊同,“我認為江澤民一直是以這种方式對付他的政敵的。他總是把最困難的工作留給對手,讓他們承擔。如果他們失手,他可以責怪他們,而如果成功了,他可以從中漁利。
“我認為他就是這樣對付朱熔基的。江澤民不愿讓朱太有影響力。鄧小平讓朱出任總理,江澤民就一定要朱來處理最困難的金融改革、貿易改革、和農業改革。他希望著,如果朱失敗了,他可以歸罪于朱,就象他在1999年所做的那樣。如果朱成功了,江就摘桃子。
“現在他也是這樣對付胡錦濤和溫家寶的。胡錦濤是軍委副主席,江澤民不想去管軍隊內部的腐敗問題,軍隊里有那么多企業。所以他把它交給了胡錦濤,你去干這個吧,你去叫軍隊放棄那些企業。他知道軍方不會高興的。結果呢,軍方的敵人一是胡錦濤,二是朱熔基。而江把自己當成了軍方的救星。
“現在那些宏觀調控的政策﹐讓中國經濟冷卻一些。最近陳良宇和溫家寶的攤牌實際上是曾慶紅的上海幫搞的鬼,給溫家寶一點顏色看。如果你的政策失敗,我們就全算在你的頭上,如果你干成功了,那好,大家都有份。
“要我說呢,在上海幫內,曾慶紅是鐵腕人物,最后拍板。我認為吳邦國是听曾慶紅的,賈慶林听曾的,黃菊听曾的,李長春也是。在政治局里,一般靠共識和多數意見做決定,所以曾慶紅一定要保證江的人馬在里面占多數。”
*華盛頓的立場
至于美國的立場,譚慎格認為美國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胡錦濤和溫家寶身上,對他們寄有厚望。“我認為華盛頓的政策有些問題。因為,華盛頓好象是想安撫、迎合中國的強硬派、即江澤民一伙的立場,但又想支持胡錦濤和溫家寶的立場,這就大有問題了。如果你想支持胡溫,或者你想削弱江,你就必須做到讓江垮台。如果江的策略是要跟美國對著干,美國必須向江表明這對中國是不利的。我覺得這是真正的難題。”
*曾慶紅的特色:極端自負
譚慎格分析到,“很長時間以來,江澤民就依賴于曾慶紅。1987年,當江澤民當上了上海市的党、政第一把手,曾慶紅就開始跟江澤民在一起了。當時,江依賴于曾的組織能力,為當年的十三大做准備。
“從那時開始,江澤民就開始讓曾慶紅主管人事。1989年,江澤民被挑選去北京做總書記,他只帶了一個人進京,那人就是曾慶紅。看來,曾慶紅跟江澤民到北京時就開始盤算以后的路數了。1995年,顯然是曾慶紅一手策划干掉了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1996年,有報告指出,曾慶紅是全盤為江澤民負責來年的十五大的。
甚至有人描述過,江澤民在做報告時,不時看看曾慶紅,看看自己講對了沒有。任何認識曾慶紅的人都說曾慶紅極端自負,極有主見,性格非常外向,也很愛絮叨,并覺得他自己比任何人都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慶紅顯然是江澤民發跡的總設計師,他也顯然是江澤民一派的實際操控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