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日前,雲南省針對26所高校1702名大學生進行一項心理調查,認為對國家統一值得關注僅有1人,他們關心的問題更多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方面。這項結果與中國媒體及網路討論兩岸統一時呈現出的激烈情緒完全不同,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也讓專家們深感憂慮。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今年雲南大學由於出現「馬加爵事件」後,教育部門和各高校即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歷時5個月完成的《雲南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調研報告》裝訂成冊。據悉,該報告的調查對像針對該省高校的博士生、碩士生、全日制和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
報導中說,調查內容共分6大問題,包括對目前就讀學校的環境、畢業後的計畫,以及最關切的社會問題。在這次調研中,採開放式問卷調查,共有來自該省26所高校的1702名大學生參與。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就業、人際交往困難、生活和經濟壓力4項心理壓力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的心理健康指標,且不容樂觀。
專家們針對調查分析發現,大學生普遍認為最值得關注的前五類社會問題分別是社會治安、大學生就業、腐敗、人口素質和貧富差距,這些都與他們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另外像社會風氣、道德、誠信、國內外政治等涉及整個國家、社會大環境的一些重大問題,大學生則表現得「不太關注」或「不能意識到」。
如在「需要盡快加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上,只有1個人表示國家統一問題值得關注。專家對此發表評論---大學生的社會觀念仍然「比較落後和狹隘」。
據聯合報報導,這項調查報告呈現中國社會存在對統一議題極度冷漠的年輕族群,和外界從中國媒體及網路上獲得的印象大相逕庭。一般在台灣問題、「中」日或「中」美關係等可能激發民族情緒的議題上,中國年輕人藉由媒體及網路傳達出強硬立場,處完全相反的另一極端。
這項報告結果經媒體披露後,立刻引起一部分學生在網上熱烈討論,有的痛責雲南的大學生素質太差。也有大學生坦承,現在中國連溫飽問題都還沒解決,「談什麼統一大業?」
面臨就業等實際問題,不少網民認為,「飯碗都還沒端正」,那有時間考慮這些大事。更有人說,連大學校長都不為統一著想,心中只有錢字,更何況是大學生?
也有人意有所指的說,大學生曾經關心過國家大事,後果「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還是「莫談國是,關心『錢』途」。
因此,專家們建議: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使他們懂得自我價值只有在與他人、集體、社會發展的關係中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心理也才會走向健康、成熟。@(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