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新笛編譯報道)澳洲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減小班級人數並不能提高中小學生的學業成績,這一觀點與各省政府積極推行的減少學校班級人數的政策相反。
澳洲人報報道的這項由墨爾本應用經濟和社會研究學院對維省1540名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學業成績與班級學生人數無關。報告說「幾乎所有的測試顯示班級大小並不重要。」
該項研究使用從維省教育和培訓部得到的數字,將全省小學生語言和數學的測試成績和他們學校的平均班級人數相比,發現班級大小對學生成績沒有影響。 對維省中學的調查結果也相同。
報告說,儘管基礎的語言和數學知識測試只是學校成績的一個窄幅指標,但此調查顯示「沒有證據支持再進一步減小班級人數可能提高學校成績的觀點。」
而維省、紐省和昆省根據班級規模太大對學生不利的觀點已投入數百萬澳元興建新校舍、班級和增加師資。
紐省在2003年開始了減小班級規模的計劃,目標是到2007年使全省所有學校前三個年級平均班級人數各降到20、22、24人,預計耗資3億2千9百萬元。2002年最新查核的紐省政府學校班級人數,平均小學班級為26.5人,於1997年的平均26.9人基本沒變。
維省布萊克斯政府已將學校前三個年級的班級人數從1999年的平均24.3人減到平均21人。維省教育廳長考斯基(Lyn Kosky)為維省政府的政策辯護說,減小了低年級班級人數,再加上一些特別的語言和數學的教學計劃,使更多的學生達到了國家標準成績。
昆省政府在最新預算方案中打算投資減小4到10年級班級的人數。但是考斯基說維省沒有計劃效仿。
調查報告的作者之一傑森(Ben Jensen)說「班級規模並不是唯一的問題」。他說此報告提出的重要政策問題是考慮不同的優先支出方案,從而更好的利用教育資金。
「下一步是考量減小班級規模所需要的成本,再考慮其它的投資方向,如增加學校的自主資金,讓學校可以發展自己的教育計劃或者投資於長期的教師培訓等。」
對小班制教學的優點在澳洲已有長期的討論,但大部分依據來自美國。澳洲教師工會是減小班級規模的有力擁護者,說小班制的優越性是不容辯駁的。
但是將在墨爾本召開的「建設更美好的學校研討會」做主要發言的美國經濟學家哈努捨克(Eric Hanushek)說他對美國幾百個關於班級大小的影響的研究報告分析後,發現答案是不一致的。
墨爾本學院的報告將在26日召開的該會議上完整的公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