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9日訊】(新唐人侃侃而談第109期報導)
請點擊這裡
下載觀看(256K)
在線觀看(256K)
金然﹕觀眾朋友﹐這一期的“侃侃而談”節目又和大家見面了。從今天開始將有一位新的主持人– 揚帆﹐和我一起“侃侃而談”。
楊帆﹕大家好﹐我是揚帆﹐很高興和大家在“侃侃而談”中見面﹐其實我一直就想和觀眾聊聊天了。
金然﹕有的觀眾會問﹕方菲哪去了﹖我記得小時候看一部日本的動畫片﹐叫“聰明的一休”﹐一休會常常跳出來說﹕“休息﹐休息一回兒。”
楊帆﹕(笑)﹐你們這一“侃侃而談”﹐一“侃”就是兩年﹐連口水都不喝。不過﹐也許過不了多久﹐方菲會跳回來說“休息﹐休息好了。”
[Filler]
金然﹕楊帆﹐聽說你很喜歡藝術﹐對音樂很有鑒賞力。
楊帆﹕那是你過獎了﹐我小的時候學過樂器﹐所以一直很喜歡音樂。
金然﹕這次我們就來聊聊被稱作“無聲的音樂”的藝術﹕油畫。
楊帆﹕聊油畫﹖好啊﹐從那裡談起呢﹖
金然﹕我們先來看一段新聞﹐是報導一個主題為“堅忍不屈的精神”的畫展。
[新聞片段﹕“堅忍不屈的精神”的畫展在美國眾議院展覽大廳揭幕]
楊帆﹕我在網絡上看到過對這次畫展的介紹﹐其中的一幅油畫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金然﹕噢﹐是哪一幅﹖
楊帆﹕剛好就是採訪片段中畫家汪衛星講話時身後的那幅畫。一個小孩兒扶着監獄的鐵欄的那幅。那個小孩兒的眼睛讓人過目難忘。
金然﹕噢﹐那幅畫叫﹕《為什么》。我們在採訪畫家汪衛星的時候﹐她談起了這幅畫的故事背景。
[畫家汪衛星採訪1]
楊帆﹕哎﹐她講了畫的背景故事﹐可沒講她自己的故事啊。
金然﹕沒關係﹐為了採訪她﹐我是做了些背景調查﹐汪衛星是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和舊金山藝術學院。曾舉辦過三次個人畫展。採訪中我發現﹐她是個很典型的藝術家。
楊帆﹕你說的典型具體指什麼呢?
金然﹕因為你一提到藝術手法上的問題﹐她就會滔滔不絕﹐完全沉浸在裡面。我們來聽聽她談創作《灌食》這幅畫時的藝術處理過程。
[ 畫家汪衛星採訪2]
楊帆﹕我想有許多人和我一樣﹐不願面對很殘酷的畫面﹐特別是當我知道畫面背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的時候。
金然﹕是啊﹐據說“灌食”這種酷刑在大陸被大量用在法輪功弟子身上﹐被“灌食”而死的也不在少數。上次我們的記者在芝加哥酷刑展上採訪了從大陸逃出來的法輪功弟子王玉芝﹐她談到了自己被“灌食”的經歷。
[王玉芝採訪]
楊帆﹕遺憾的是﹐我只是在網上看到幾幅畫作﹐沒有親身參觀畫展﹐聽說這次展覽有10位畫家參展。
金然﹕是啊﹐一共有34幅作品參展,這些畫家都是法輪功學員。畫展由四個部分組成:天人合一、無名苦難、堅忍不屈和正義必胜。
楊帆﹕“天人合一”﹖這個名稱有意思﹐是不是給我們的觀眾朋友介紹的詳細一些。
金然﹕我不懂繪畫﹐正好畫展中有一幅油畫就叫“天人合一”﹐我們就讓它的作者肖平﹐為我們講講她的畫中所表現的境界“三花聚頂”。
楊帆﹕好啊。
[畫家肖平採訪]
楊帆﹕那些小孩子真可愛﹐我曾經去過法國巴黎的盧浮宮﹐那裡的油畫中有天堂中的小天使﹐是長着小翅膀的﹐也是飛來飛去玩兒得很開心的。
金然﹕我也很喜歡看這種寧靜歡快的畫﹐可一想到那個在獄中問“為什麼”的孩子的眼睛﹐我覺得比欣賞藝術更重要的是為這些孩子做點什麼。
楊帆﹕是啊﹐那麼小的孩子﹐真可憐。也不知道我們能做些什麼﹖
金然﹕至少我們可以為他們說句公道話。
楊帆﹕嗯(思索地點頭)。
金然﹕各位觀眾﹐這次的“侃侃而談”節目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您對【侃侃而談】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傳真:212-736-8536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ntdtv.com/xtr/gb/a_art_list.jsp?which=9(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