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各行業大打價格戰 消費者坐收漁利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Siddharth Srivastava 8月17日報導)新德里 — 在競爭激烈的自由市場裏,消費者至上。這一點從印度的市場情況就可見一斑。對印度人來說,這也許是首次從前財政部長、現任總理辛哈發起的經濟改革運動中得到真正實惠。

印度私營航空公司德幹航空在各大日報的顯眼位置刊登廣告,以不到15美元/張的價格出售德裏-孟買和孟買-班加羅爾的機票,而平時德裏-孟買的機票價格是100美元/張,德裏-班加羅爾的票價是160美元/張。不過購買這種機票需要提前預定-旅客必須提前90天在網上購票,而且退票會受到重罰,但問題是儘管航空公司推出這種廉價票,但可能還是有利可賺。

目前的機票價格是印度薩哈拉航空公司和傑特航空等幾家私營航空公司和政府控制的印度航空公司之間打響價格戰以來推出的最低票價。航空公司早期調整機票價格是想吸引乘坐頭等火車車廂的旅客;前美國聯合航空總裁杜塔接管撒哈拉航空公司幾個月後將機票價格調得更低,其爭取物件是二等車廂的旅客。結果,從新德里市區到機場的計程車費用可能還高過德幹航空公司當前的機票價格。眾所周知,頭等車廂的大多數旅客都是免費旅行的鐵路公司官員,現在二等車廂的旅客是航空公司爭奪的物件。就在幾年前還沒有私營航空公司的時候,國營印度航空公司的票價貴,服務差。

不但航空業大打價格戰,使顧客得到實惠,電子產品、電腦、手機、保險、醫療、旅行、銀行、汽車、服裝、信用卡、電信等行業也推出各種降價優惠活動。事實上,形勢是混亂的,原因在於顧客很難決定是調整採購計劃還是等到最優惠時再買,抑或為了贈品買一件物品。例如,南韓電子公司LG今夏推出促銷活動:買一台不到400美元的空調,該公司就贈送一張價值100美元的包價旅遊套票、一張價值100美元的禮品券和一個價值20美元的電水壺/水瓶/榨汁機,最後還可以參加抽獎。儘管印度的電力供應緊張,但LG 空調今夏在該國的銷售量激增。寬帶運營商Bharti Touchtel、荷蘭銀行和諾基亞都通過與連鎖旅館合作推出類似優惠服務。賓館和銀行生意火爆。

據報道,為了得到印度最大的百貨集團公司之一Shoppers’ Stop的優惠購物券、珍珠項鏈、天美時運動手錶以及醫療和人壽保險,成群結隊的年輕人到花旗銀行開戶,然後銷戶。自從私營運營商Reliance 和 Bhart等進入印度市場後,印度國有電信運營商MTNL 和BSNL面臨巨大競爭壓力,過去兩年來,移動和固定電話的收費已下調50-75%。過去一年裏,印度的移動電話業務已增長150%,中國最大手機製造商波導最近也進入印度市場。在政府控制電信的鼎盛時期,要安裝一部固定電話得等好幾年。

的確,現在競爭空前激烈。貝納通為了與 Tommy Hilfiger等對手競爭今夏已削價50%,後者也推出5折促銷活動。汽車廠商也紛紛推出優惠活動,為車輛提供免費保險,分紅、禮品券和汽車零配件,不過現代、Maruti、通用和福特汽車並沒有這樣做。而在以前政府控制的時候,買車還得“走後門”。

宏基帶頭首次將手提電腦價格削至750美元以下、多媒體臺式電腦降至400美元以下,並附送網路照相機、CD、電腦桌椅。康柏-惠普、IBM、東芝、天擎和HCL也試圖效仿。印度本土的一家公司還推出免費訂閱報紙或雜誌、或贈送銳步鞋、T恤衫甚至電視機的優惠活動。顧客們一時間不知道是該免費征訂雜誌還是要一雙銳步鞋。

塔塔-美國友邦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Aviva和Max New Life等業界新玩家也根據顧客要求提供靈活多變的產品服務,這給長期處於壟斷地位的政府控制的人壽保險公司帶來新的衝擊。貸款利息下降至7%,HDFC、匯豐銀行和ICICI等好幾家私營銀行的貸款利息最低;而房地產價格繼續與以往持平或在全國瘋狂修建高樓大廈之後有所下降。互聯網也有所改善,像rediff.com和indiatimes.com等入口以及像Bazee-ebay等拍賣網站甚至提供更多優惠。包括音樂CD、Arrow 恤衫、諾基亞電話以及機票等在內的所有產品的價格都可能下調,折扣從9折到5折不等。

產品價格可能繼續下降,對於所有那些有錢購買的人來說,沒有比現在這種情況更好的了,而且由於競爭加劇,價格甚至會降得更低。然而,不要高興得太早。印度全球信託銀行最近破產,原因就是由於過渡提升存款利率導致不良資產堆積。印度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原因是洪災導致糧食供應中斷,結果農產品價格上漲。印度絕大多數人口依然靠種地為生。幾年前,德裏市政府選舉落台就是因為洋蔥價格上漲。因為前任總理沒有使農民從經濟改革中得到實惠而倍受譴責,結果產生了一位新總理。價格戰的目的應該是使人人都從目前只有一部分人得益的優惠活動中得到真正實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
英監視攝影機 遍佈全國
委國緊張 紐約期油每桶飆破46美元
國際油價新高 中油購油支出半月激增17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