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李盛雯報導)一九一二年4月十號,是鐵達尼號從南安普敦的白星碼頭啟航的日子,經過法國的瑟堡,抵達愛爾蘭,4月十一號離開愛爾蘭時,又有一百二十名乘客登船,但是有幸安然離開的人卻不多,其中包括伯法迪爾學院的教師法蘭西絲布朗,她在鐵達尼號這一趟舉世聞名的處女航程中,拍攝了最後的幾張照片。
接下來的三天,鐵達尼號在船長艾德華史密斯的指揮下,收到幾次警訊,告知前方有巨大冰山,光是4月十四號這一天,就有六次冰山警訊,根據描述,冰山範圍超過七十八哩。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陳仲吉指出,就在鐵達尼撞上冰山沉沒的七十多年以後,羅伯巴拉德在一九八五年帶著一群美國探險家,加上國家地理學會和美國海軍的協助,並和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的探險家合作,一起尋找鐵達尼,最後終於讓他們找到了,時隔十九年,當初的發現者再次回到鐵達尼。
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說明,鐵達尼號被發現之後,引發了一連串的商業行為,這些都不是羅伯巴拉德所樂見的,這其中包括有觀光客在沉船地點潛水遊憩,甚至有人站在鐵達尼號的船首上舉行婚禮,他希望世人尊重鐵達尼,就好像面對珍珠港的亞歷桑納號一樣,而不只是一個賺錢的工具。
總部位於亞特蘭大的鐵達尼協會是一家由政府經營的公司,獨佔了搶救鐵達尼號遺物的權利,從一九八七年開始,在六次的探險計畫中,從沉船地點打撈了六千多件遺物,都被列為教育和旅遊展覽的一部分。
國家地理頻道台灣區總監蔡秋安表示,依照羅伯巴拉德的想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博物館,不一定要把海底的遺物都打撈上岸來欣賞,可以應用「電傳呈現」的技術,讓人們擁有身歷其境一般的體驗。鐵達尼的發現者羅伯巴拉德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他要重返鐵達尼?這次的旅程又有哪些什麼新發現?歡迎鎖定中廣新聞網重返鐵達尼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