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小鎮 蓮蓮看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肇麟╱台南報導.攝影
 蓮產重地——台南縣白河鎮近年來蓮田面積銳減,不少人感嘆壯闊花海景觀不再,然而舉辦多年的蓮花節激發出在地意識,培育一批批蓮鄉子弟投入鄉土營造重任;跟隨這群新品種的「蓮子」深入社區,體會白河最真實淳美的人文風光。

DAY1 13:30~15:00 白荷陶坊

 位在崎內里的白荷陶坊,是藝術家林文嶽退伍返鄉後成立的藝術基地,這座工作室外表幾乎被爬牆虎整個包覆,給人隱世獨立的觀感。室內舉目所及全是林文嶽所研發出的「荷染」服飾與織品。

 荷染是一種利用蓮蓬、蓮葉,甚至蓮子殼作為染劑的植物染,有時也加入其他植物調色。蓮蓬加水熬煮成褐色染液,散發著獨特的清香。據說這種蓮蓬汁,沒有摻入固色劑的話,還具有安神功效。由此可知荷染布料除了美觀,還具有保健作用唷!經過熬煮的蓮蓬燒成灰後,混合當地盛產的石灰與溫泉泥調製成釉藥,還可用來創作釉色樸拙的「白河陶」。

15:30~17:00 汴頭社區

 汴頭社區位在白河水庫西側山腳下,「汴頭」原指控制水路與水量的閘門,這座圳渠縱橫的小村莊便因擁有眾多水閘而得名。

 社區保有不少傳統屋舍,大多把斗拱與梁柱漆成天藍色,形成聚落的建築特點。林子內有一座建於四十年前的基督教會,斜屋頂內是現已少見的檜木桁架。林子內區域步道經過教會牧師蕭瑞巧規畫串連成環狀路線,最舒服的遊覽方式就是騎單車,經過由「牛車路」整修成的自行車道,沿途欣賞葉家菸樓、百年芒果樹等。

腿力好的,還有一條挑戰路線:順著老芒果樹旁的「心靈步道」往上爬升到「太平頂」,可俯瞰白河水庫的洩洪道。繼續前行到觀景步道入口,爬上一百七十六階竹梯到頂端平台,面向西方就能看到日治時期所建的太平埤;能見度好的時候,整個白河鎮甚至嘉南平原皆可一覽無遺。

17:30~18:00 蓮潭小南海

 趕在夕陽西沉前造訪蓮潭里的「小南海」,觀賞鷺鷥歸巢的壯觀景象。這座舊名「上茄苳埤」的人工湖為水利會所設的埤地水庫,用來調節渠圳灌溉用水,湖畔供奉觀世音菩薩的普陀寺正在進行整建,而寺前廣場下方步道是欣賞鷺鷥夜棲對岸樹林的最佳據點。黃昏時分,鷺鷥陸續返回枝頭棲息,雪白身影在蒼鬱綠林的襯托下更顯清晰,數量之多,蔚為景觀。小南海周邊平疇遼闊,視野十分寬廣,看著紅通通的夕陽沒入地平線,感受到農村「日落而息」的氛圍,不時在水田中見到晚歸的鷺鷥或是高翹行鳥駐足覓食,閒適的景致令人陶醉。

DAY2

05:30~07:00 蓮翔夢工坊

 起個大早,前往竹門里的綠色隧道,開始清晨賞蓮的內行玩家行程。南92-1縣道在竹門至埤仔頭的這一段,芒果老樹夾道,清晨薄霧中更是靜謐,行道樹與草地分隔了車道與外側的自行車步道,適合漫步觀賞沿途蓮田風景。

 緊鄰綠色隧道的「蓮翔夢工坊」賞蓮區,蓮田中竹棚涼亭點出濃濃鄉情,數面荷染布幡迎風擺盪,更添風雅氣息。此區域中央為「公田」,被數座「認養蓮田」圍繞,全以有機方式栽植蓮花與睡蓮,不撒化學肥料或農藥。沿著步道漫遊,除了可以就近觀賞蓮花外,也可採摘成熟蓮蓬,現剝現吃新鮮蓮子,清新香甜加上清脆口感,讓人感覺努力早起實在值得。

08:00~09:30 竹門國小

 走進竹門國小校門,迎面的水池有學童創作的陶塑,在左右兩側花壇下方則設置「竹門詩路」,竹管造型的陶器上全是小學生的文章,童言童語,令人會心一笑。校方將校舍周邊規畫為人文區,教室後方工具室的外牆,也變成小學生用陶板大書志願的展示場。

校園內另外還有生態區與自然保留區,分處操場的兩側。之前校長王清淵在九年前栽植的樟樹林位在西側,以木屑碎片鋪成的林間步道氣息清新,讓人忍不住大口呼吸。步道底有一座用枝條圍起、堆置木屑枯枝落葉的甲蟲溫床,隨意翻攪就能發現肥嘟嘟的甲蟲幼蟲。

身兼店仔口文教協會理事長的竹門國小總務主任鄭富仁說,生態區內的草地再分三區間隔修剪,希望兼顧校園環境且不影響昆蟲棲息。學校裡還有洪志伸老師帶領學生騎單車走訪社區,將親身體驗透過網路分享出去,自行繪製的導覽地圖格外具有參考價值。

10:00~12:00 荷鄉香蓮園

 要是你問如何沖泡出好喝的蓮花茶,白河人都會異口同聲說,找神農獎得主王政華就對了!在竹門里種植大賀蓮的王政華,多年前轉型改種香水睡蓮,並在去年獲得全國十大傑出農民。目前他栽植品種包括美國香水蓮花、小白蓮以及大王蓮,睡蓮在正午時分仍盛開,景象壯觀且迷人。

在王政華的精心研究下,發現要蓮花茶要好喝,訣竅就在烘乾與新鮮花朵要以不同溫度與注水高度來沖泡。店面旁有設桌椅,遊客可以一邊賞蓮,一邊品嘗蓮花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夏日之旅 白河蓮花節
【花草傳真情】君子之花 VS 花之仙子
坐擁蓮花 白河國際戶外蓮花椅展覽
阿扁回鄉 主持水果蒸熱廠啟用與蓮花節揭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