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大多數病是三分病症七分心理作用。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心理負擔愈來愈重,病症也會隨之加重。所以,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厭食症則是一種由於心理缺陷造成的疾病。
海蒂後來又給我講了她青少年時期的經歷:
“我到了身體發育時期,性格也開始變的孤僻。由於心理的變態而導致了我看外界的一切東西都走樣。我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是一個肥胖的身體,而周圍的人都對我說: ‘海蒂,你已經瘦的脫形了!……’我以為所有的人都瘋了,只有我是正常的。於是我就試圖說他們錯了,最後我被送進醫院當做精神病人治療。”
“在醫院的日子裏,我同室的女孩子不久就去世了。她跟我是一樣的病。我見到她時,她瘦的只剩下皮和骨頭,但她堅決說自己很胖。我當時大吃一驚,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我才真正的承認自己是有毛病了。”
“可是醫院並不能解決我的病的真正的根源。從那時起,我開始學會怎樣與醫生、護士周旋。”
“醫院的醫生們對這種病的治療方法機械的很,象做糕點一樣,完全是根據一個模子來治。病人需要經過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化的心理治療,不久我就完全掌握了那套治療方式。我用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去迎合他們,說他們想聽的話,表現出天真可愛的性格來。而我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趕快離開這裏,一齣這個門,我就可以吃了再吐,誰也拿我沒辦法。結果我如願了。治療雖然是失敗了,卻教會了我許多控制別人思維方式的經驗。就這樣,從專家到教授,給我治療的專家級別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有名。為了治療,我走遍了美國和歐洲。你如果感興趣的話,我可以把那些給我治過病的名人專家的特點一個個給你介紹……。”從她的表情上我既看不到自豪又看不到自卑,她象是在說別人的故事,好像與她無關似的。
這個特點也是這類病人共同的─即她們的性格的多樣性。這類人在演員中更多見,她們可以有時把自己與現實完全隔離開來。她們可以滿腔熱情的計劃去做一件事,但幾分鐘後就完全沒有興趣了。我一直在等她自己真正想改掉這個毛病的時候到來。所以,每次治療過程中都是聽她滔滔不絕的述說。
終於,有一天我們有了這樣一次嚴肅的對話。
“人的一生中究竟是甚麼最重要?是別人看了舒服,還是自己感覺更重要?”我問她。
“白天是別人的印象,晚上是自己的感覺,兩樣都重要。”她說。
“這是一個視覺第一的社會,你看櫥窗裏的衣服,一件比一件小,你看處處是減肥的廣告,你看選美的標準,你試試那飛機上的座位……。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我沒有選擇,只能這麼做。”她補充說。
“其實你已經選擇了,為了自己的外表符合社會的需要,為了滿足自己那不可抑制的對食物的執著,你選擇的是浪費,還為自己找到一個無可奈何的借口。你就是走到天邊不改變自己的那變態的心理,這病還是治不好啊。”我誠懇的對她說。
“我真的很想改了,這是我來找你的原因。”她說。
“有一天夜晚,我仿彿在跟誰說話,我記的清清楚楚的,至今就如昨天一般。”她突然冒出來一句。“在夢中,也許睡了也許沒睡。”
四周一片寂靜,有一個聲音在那裏。
“為甚麼我會出生在這個家庭?”我問。
“這不是你的選擇。”聲音說。
“為甚麼連母親都不接受我?”
“你接受自己嗎?”
“我活的很苦……”
“你應該快樂的。”
“我把吃下去的食物都吐了,這違背上帝的意旨嗎?”我膽怯的問。
“是的,浪費是犯罪。”那聲音清清楚楚的回答。
“如果我變的很胖,別人會接受我嗎?”
“當你從陰暗中走出來的時候,會的。”
海蒂把這段對話告訴我,又加了一句,“醫生,我想改了,這次是真的。”
我心裏明白用醫生的辦法是治不好她的問題的,就問她:“你願意修煉嗎?想知道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嗎?”
她看著我,萬萬沒想到我會這麼問。
“怎麼修?”她問。
“從現在做起,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我回答。
海蒂一時還不能把自己的病和修煉聯繫起來。
“人間的方法正如你所說,一切都用盡了。”我又加了一句。
“修煉能幫我把這惡習改了嗎?使我不再胖嗎?”她問。
“那要看你自己的意志了。如果真的想改,那就從本性的最最深處開始,逐漸達到最後做人的目地,返本歸真。”我深深的相信這將是能夠幫助她的最好的治療方法。
作者後注:本案例經過患者同意作為臨床病歷研究報導。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