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衛泳新澤西報導)在今年暑期畢業的新州高中生中,有多位華裔學生在新州各學區高中畢業生中獲得了第一名或者第二名的名列前茅優異成績。愛迪生市史迪文斯高中(J.P. Stevens H. S.)的華裔學生梁化瑋(Larry Liang)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學術性項測驗(SAT)成績達1590分,並且在本校今年515名畢業生中獲得了第一名。此外,梁化瑋還獲得了「全國優秀學者獎」(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等多個獎項,通過了英國皇家音樂學校鋼琴第八級,中文也很流利。有這樣傲人的成績,梁化瑋卻由於考慮到家庭經濟現狀而出人意料地放棄了到全美知名學府就讀的機會,選擇了獲四年全額獎學金的羅格斯大學電腦工程系。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梁化瑋和他的父母。
佳績來自勤奮
梁化瑋說自己一直在新州中部愛迪生的公立高中史迪文斯學校就讀,而且名列前茅,所以自己一直不想落後,另外他也曾經想在今後進入MIT等名校就讀,這成了他努力學習的主要動力。但是一直未曾想到自己會獲得高中畢業時的第一名,因為另一名華裔學生趙天欣也非常出色。梁化瑋介紹說,除了獲得「全國優秀學者獎」以外,他還是最近的新州「明星記事報」(Star Ledger)學者獎得主和Robert C. Byrd 獎學金得主。
SAT成績高低或許是衡量一個高中好壞和一個學生能力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梁化瑋分享他取得SAT1590分高分的經驗說,現在大多數學生在考SAT時,只是在死記硬背。其實英文的辭彙是可以分解為詞根和詞尾,如果能背下100多個詞根可能比背五、六百個單詞有用得多,而且將來還會很有幫助。他覺得懂得一些法文、拉丁文的辭彙結構也是十分有幫助的。另外,他也很喜歡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籍,從科幻類、冒險類到歷史類,平時還會有意選一些程度難一些的書來讀,這對考SAT也很有幫助。「數學是我的拿手部份,主要靠多做練習,《10 Real SAT’s》一書對我幫助很大。做完這些真正的SAT 考題後,使我自己在考SAT時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化瑋在談到如何應付高中階段的緊張學習時,首先說自己清楚地意識到不能在高中階段使自己「burn out」耗盡精力。因為已往有人已出現過這樣的例子:在高中階段由於過於拚搏爭得好成績,在上大學的頭一年身體健康不再能跟上學業而只好休學。在學習最緊張的準備SAT考試階段,他自己每天也還是按部就班。每天放學後,彈一小時鋼琴作為調劑,然後做幾個小時作業。週末一般也沒有安排特殊的學習時間。化瑋的母親表示,作為父母他們並不期望化瑋一定要在學校拿第一名,也沒有經常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因為化瑋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適當時候提醒他一下就足以了。
除了出色的高中學業外,化瑋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化瑋同許多學琴的孩子一樣從7歲開始學鋼琴。他認為兩位華裔鋼琴老師隆信真、范翠育老師對化瑋影響和幫助最大。他曾獲新澤西青年鋼琴家競賽獨奏第一名,在去年還通過了英國皇家音樂學校鋼琴八級,達到了授課老師的水平。
化瑋介紹自己學中文的話題時顯得很興奮,似乎有許多故事分享。孩子的中文學習對目前移居美國的許多華裔父母來說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化瑋說,「儘管中文學校對自己的中文提高有幫助,中文學校的教學可以打下一個基礎,但是最主要還得靠在家裏練習和自己學習。在自己家裏一直堅持說中文很重要。」此外,他也看中文的電視劇,還喜歡看中文的小說如金庸的武俠小說等。「現在中文的聽、說、讀都沒有問題,只是不太會用中文寫。」
體貼源自感恩
在被問及化瑋放棄到全美知名學府就讀的機會時,化瑋的父親梁先生表示,選擇大學是孩子一生中自己作出的第一個最重要決定。想到他自己作出去羅格斯大學的選擇真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他主要是考慮到自己家裏目前的經濟狀況。「化瑋真的是一個體貼家裏的孩子。現在他既然已經選擇了大學,今後還是要幫助他繼續上進」。化瑋自己則坦然地表示,自己最想進入的大學是MIT,雖然MIT未能如願,其他大學給自己打下的基礎可能也相差不多。關鍵是自己在大學期間還要努力,然後進更好的研究生院深造。化瑋表示,自己從小就想開自己的公司,希望將來能實現這一想法。
在談到自己的人生時,化瑋說了這樣一段感恩的話,「自己感到一直很幸運,每次參加比賽獲得名次時真的感到很幸運,life(人生)對我來說很好」。」化瑋的母親梁太太自己在聯合中文學校教授中文,她是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的﹕化瑋從小就知道自發主動地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以後他到哪裏都會受益。「化瑋又是一個知足感恩的孩子,這可能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梁太太說她一直讓孩子多接觸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教給孩子讀唐詩、《三字經》、《大學》、《論語》等。她甚至呼籲更多的父母親們教給孩子先人的智慧和中國傳統文化,孩子自己將會從中領悟到真正做人的道理和人格的培養,這對孩子將來的幫助會非常大。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