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剩菜不要熱熱就吃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硝酸鹽是無毒的,但蔬菜在采擷、運輸、存放、烹飪過程中,如果周期過長,蔬菜就變得不新鮮了,硝酸鹽就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能使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送氧氣的能力,出現程度不同的缺氧症狀,如嘴唇及指甲甚至全身皮膚青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甚至死亡,這在醫學上叫“腸源性紫紺”。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以為食物只要經過蒸煮加熱,就可以消毒防病、萬無一失。其實,這種觀點只對了一半,因為有些食物的毒素僅憑加熱是不能消除的,有時反而會使毒物濃度增大。

比如,青菜變質後,經煮沸雖可殺死腐敗菌,但在高溫的刺激下,反會使更多的硝酸鹽分解成亞硝酸鹽,毒性便增加了。

另外,還有發芽的土豆和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的龍葵素、鮮黃花菜中的二氧秋水仙鹼、霉變的花生玉米中的黃曲霉素等都是加熱無法消除的。

相關新聞
雲南瑣記 吃出自然本色
世界女排賽首日 巴西中國獲勝
多吃豬皮、豬蹄讓女人皮膚美麗
生死通吃 壽險業也想分杯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