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今天起實施「行政許可法」,將大量減少行政審批環節。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湛中樂指出,這對中國政府職能與執政理念的轉變具有重大意義,將衝擊中國行政體制,過渡期內可能導致行政訴訟案件增多。
香港文匯報報導,參與「行政許可法」專家稿起草工作的湛中樂表示,實施「行政許可法」可能遇到三方面問題:
一是對許可範圍的認定工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任務比較艱巨。
二是該法規定許可項目的審批期限一般二十天,特殊情況兩個月,事實上有些重大審批項目在期限內難以完成。
三是對於已發生的行為,過渡期內執行新法要按什麼標準補償,補償的範圍和程序還需在實踐中探索。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憲法行政法室主任周漢華撰文指出,許可法是在一種二元化的環境中產生,將面臨三項挑戰:法律規範與社會之間不同步;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訂定統一的行政許可法;第三種挑戰來自既得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