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大餐《特洛伊》 穿古裝与時俱進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7日訊】被觀眾寄予厚望的《特洛伊》實際拍出的效果只能說差強人意。許多地方“意思”到了,可惜和“神韻”失之交臂。如果大場面的鏡頭設計再靈動一點,演員的表演离戲劇腔再遠一點,故事編得再周詳嚴密一點,音樂使用再節制一點,《特洛伊》也許可以成為經典。現在,“也許”已經被永遠定格,《特洛伊》淪為一道普通的消暑大餐。

  據中華网6月26日報道﹐然而所有這些都掩蓋不了《特洛伊》最光芒四射的优點:它將3000年前的神話戰爭故事拍得深具現代精神。僅憑這一點,它就深深贏得我的好感乃至敬意。現代精神是一個頗為籠統的概念,但總的來說應該是尊重生命,強調平等和個人幸福,注重信用,反對專制、暴政。

  和平永遠比戰爭深得人心。戰爭意味著生命的屠戮,文明的崩塌,人性的腐坏。雖然《特洛伊》因戰爭名垂青史,但影片并沒有吹噓和美化戰爭,阿伽門農的興師動眾被毫不含糊地描寫成個人野心的無限膨脹。要知道影片蠻可以為他尋找一面“一統天下”的偉大旗幟。希腊軍入城后,鏡頭更多的是對准倉皇四散的民眾和陷于火海的昔日繁華之城,而不是著力表現希腊軍的狂歡來尋求觀眾對胜利者的認同。最應該高興的阿喀琉斯,戰爭留給他的也不過是一聲聲對愛人的無望呼告和冷箭。

  愛情是《特洛伊》的花邊點綴,但流光溢彩。在《特洛伊》的指責者們的眼里,帕里斯和海倫的愛情是自私的,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指責者卻繞不開這樣的邏輯: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保護自己的公民獲得幸福,那么這個國家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如果一個國家可以用出賣自己的公民來換取安宁,那么它有什么理由在面對侵略時不用投降來換取和平?輕言犧牲個人幸福永遠不在現代國家理念之內———不論用多么高尚的借口。

  《特洛伊》對阿喀琉斯和赫克托爾同樣鐘愛:對前者著墨多,對后者用情深。此二人在影片中從性格到立場完全對立,觀眾的感情到底應該給誰?當阿喀琉斯和赫克托爾在城下決斗時,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矛盾重重———阿喀琉斯為個人名譽而戰,為親人复仇而戰,他殺一人只為救天下人;赫克托爾作為王子,對特洛伊有深沉的愛。沒有他,特洛伊將淪為浮華淺薄、卑下委瑣之城。關于責任感,偉大的個人主義者阿喀琉斯和偉大的愛國者赫克托爾互為解毒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好萊塢巨星布萊德彼特 抱病在日宣傳影片
三天票房不及5000万 《特洛伊》首映“不及格”
布萊德彼特預言自己還可以紅四年
新片特洛伊在台上映 布萊德彼特魅力大放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