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二十5日電)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發佈5月份營業氣候測驗點較上月下滑2.78點。院長吳榮義表示,主要是上個月中國斷然採取宏觀調控措施的影響。不過,由於台灣經濟實質面表現非常好,加上新十大建設終於通過,他認為,未來幾年經濟成長率不但能夠達到預期目標,還可能更高。
根據台經院5月針對製造業廠商所做的調查顯示,認為未來半年景氣轉好的廠商,從4月的 46.4%下降到41.1%,持平者從46.6%上升到 51.1%,轉壞的則從4月的7%略升為7.8%;整體5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11.93點,比上月下降2.78點,是自3月以來連續第3個月下滑。
針對這項調查結果,吳榮義指出,營業氣候測驗點是反映市場看法,而且,與股市的反應一樣,都是從3月以來連續降低;至於為什麼實質的出口、生產的數據都很好,市場的反應卻不一致?他認為,可能的解釋主要是中國宏觀調控的關係,因為台灣的表現與香港、韓國相當接近,都受到中國大陸比較大的影響,就算沒有實質影響,至少不確定性對廠商而言很重要。
他指出,尤其3月之後台灣政治情勢紛擾,也會讓廠商比較緊張。吳榮義說,這樣分析下來,能源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反而不是很重要;否則,以實質面來看,國際的表現很好,台灣的數據也都非常好,所以,若中國宏觀調控效應越來越明朗,他相信景氣看法與股市都應該可以回到一定水準。
事實上,雖然營業氣候測驗點降低,吳榮義也說,仍是維持在去年10月以來一路攀高的高水準,尤其,新十大建設終於通過,他過去就講過,若十大建設計畫通過,7月可以實施,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高到6%,現在雖然只有法源通過,但至少已經名正言順,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經濟成長不但可以達到預期目標,還有機會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