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日電)「時間簡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是個漸凍人,靠著眼睛操作電腦,他病而不廢,是個傑出的科學家;如今,台灣也開發出合用的電腦軟體,讓電腦能寫還能說中文,為失去行動及說話能力的漸凍人,用眼睛開一扇溝通的窗。
漸凍人劉延鑫在發病前,是電腦工程師,他發病三年多時間,從活動自如的正常人,變成四肢漸漸不能動、呼吸困難、口齒不清的病人。
他知道霍金的故事,於是在手指還能勉強操作電腦的時候,積極尋找建立的眼控軟體,美國有家公司發展出語音合成功能的眼控電腦系統;可惜,這個系統只能讓電腦說英文,劉延鑫不能靠它和家人說話。
這個時候,台灣科技大學古鴻炎教授開發了一個能同時處理中英文的語音合成軟體,劉延鑫也對電腦軟體、硬體都通;就這樣,劉延鑫在古鴻炎、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學系林宸生教授、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李天佑教授等的協助下,合用的中文軟體誕生了。
劉延鑫的哥哥劉延鉅說,劉延鑫雖然身體不好,腦筋卻很好,每天梳洗完畢,就開始操作電腦,一開始還能按鍵盤,兩年前,手腳不能動,呼吸吞嚥困難,原本拒絕氣管切開,因為氣切後就不能講話,最後終究是要氣切才能呼吸,他使用的電腦輔具一再升級,才能跟上病情惡化的腳步。
現在的劉延鑫可以透過眼皮的眨動、瞳孔的移動來操作電腦,讓電腦替他發聲,這個過程是他花一年多的時間,親自調整語音合成軟體的音調抑揚頓挫、速度快慢緩急,才發展出最接近人聲的合成聲音。
這套軟體是微軟視窗的WORD作業系統下,可以用注音等不同的中文輸入方式,讓手部無法操作電腦,又沒有辦法發聲的多重障礙者使用,由國人自行開發,目前硬體仍為單一來源,因此對今天能夠降低成本的空間有限。
被問到劉家到底投下多少時間、金錢才擁有漸凍人的電腦輔具,劉延鑫搖著頭說,實在算不清,也因為如此,劉延鑫和漸凍人協會發起「為漸凍人開一扇窗」行動,要募款幫漸涷人添購及教導使用電腦輔具。如果社會大眾了解漸凍人的世界,也想為「漸凍人開一扇窗」計畫出錢出力,可洽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病友協會,電話:(0二)二八二0一三五七,二八二0三八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