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美國商會指台美談FTA時機未到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十七日專電)正在華府訪問的台北美國商會代表團昨天指出,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個好主意,但時機未到,因為美商所關切的藥品、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等問題尚未解決。

代表團也表示,美國助理貿易代表傅瑞偉預定七月下半訪台討論雙邊經貿議題。

美國商會六月初已在台北發表二○○四年度台灣白皮書,提出跨兩岸、跨部門、跨兩岸等訴求,表達美商對兩岸直航、加強智財權保護等議題的關切。美國商會會長吳王小珍並率團到華府拜會美國相關政府機關,就關切議題進行溝通及遊說。

對於台灣方面甚有興趣的台美FTA問題,傅瑞偉上個月曾在一場演講中指出,有些商業團體反對美國跟台灣談FTA,台北美國商會的態度具體反映出這種說法。

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理庭表示,在智慧財產權問題方面,台灣去年雖然修正了著作權法,但在完成修法前的最後關頭將最具嚇阻力刑罰部份移除;在政府採購方面,台灣尚未簽署政府採購協定,美國廠商幾乎被隔絕在基礎建設等政府採購市場之外,在這類問題未解決前,美台FTA大概不會有什麼進展。

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總裁安瑞樑也就智財權保護問題指出,開發一項新藥或新疫苗大約需要十五年時間和十億美元的資金,相關的安全測試資料必須得到保護,開發廠商才敢向政府提出申請,如果外國藥廠提出新藥或疫苗上市申請,其測試資料卻遭洩露給當地廠商,讓當地廠商無需投入鉅資和長時間開發產品,卻得以用十分之一的價格推出類似的新藥或疫苗,那麼不會有任何外國廠商敢把資料交給政府,台灣要成為生物科技中心的構想也將難以實現。

美國商會表示,傅瑞偉本來打算六月底到台灣訪問,但因行程安排上的問題,將時間延後到七月的第三個星期。傅瑞偉將與台灣方面商談智財權保護等雙方貿易爭議事項,如果能有具體成果,才會重開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TIFA談成之後才可能會進展到FTA談判。

另外,在三通直航的議題方面,美國商會表示,台灣有人擔心直航會造成產業空洞化,但美國商會認為,不直航造成兩岸往來成本太高,迫使外商將重心移往中國,所以不直航反而是造成產業空洞化的政策。

相關新聞
馬斯克將xAI與X平台合併 估值達1130億美元
新調查顯示:很多Z時代求職者專業準備不足
五種職業最適合內向性格 年薪超10萬美元
美國25州推動將黃金白銀列入法定貨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