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川:我們反對中共甚麼

秦小川

標籤:

【大紀元6月13日訊】我們反對中共甚麼?我們反對的是中共的獨裁暴政。而中共的獨裁暴政的根基恰恰就在於長達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封建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之深,束縛之大,超過了世界所有各民族。我想從與中國百姓關係最密切的幾個方面來說一說:一個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一個是中國傳統的經濟文化,一個是中國傳統的個人道德修養問題。

  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或者說政權文化,有兩大觀念值得注意:專制觀念和官本位觀念。這幾乎是不需要論證的,熟悉而且承認中國幾千年封建帝王歷史的人都不會有不同意見。

  2004年5月14日的中國《解放日報》發表了汪長偉先生的一篇文章:《小學生的「官癮」哪裏來》,文章披露新華社的消息說,某地小學二(5)班除了班委、中小隊長之外,負責關燈的是「燈長」,專司關門的是「門長」,42名學生人人有「官銜」個個過「官癮」。文章說:當今社會,儘管市場經濟體制為人們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多元渠道,但以當官為榮、以當官為貴、以當官為尊的社會氛圍並沒有太大改變。而這樣的客觀存在,居然如此深刻地影響了小學二年級的娃娃們,實在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其實這也沒有甚麼始料不及的。在封建社會裏,當官是中國文人最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捷徑,自從有科舉考試以來,更是這樣。所謂「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這個意思,讀書、科考、做官,是中國封建文人的必經之路,而一旦做了官,甚麼地位、財富、美人,通通都有了!這種觀念並非從中共開始才有的,但中共的「官僚特權」制度,卻把中國人的這種傳統的官本位觀念推向了極致。

  說到中國傳統的經濟文化,我們不妨談談中國大陸流行的一個詞:儒商。所謂「儒商」,即是一方面又要賺錢,做有錢人,另一方面又要標榜自己是「儒」,即中國傳統文化之所謂「君子」(古語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謀道不謀食」等等),強調自己有道德修養,與那些粗俗無知的暴發戶有錢人不一樣。總之,骨子裡仍然是認為有錢人卑賤,賺錢不符合傳統文化道德。所以要加一個「儒」字來標榜自己,抬高自己,而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的有錢人,一個資產階級的有錢人。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種「儒商」,很容易與官僚相勾結,成為依附官僚階級的奴才和幫兇。這也是中國的有錢人難以真正成為具有民主思想的資產階級的根本原因。毫無疑問,這種「儒商」,是不可能引導中國走向真正「自由、平等、博愛」的民主政治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做人的道德修養的觀念,最根本的有兩點:本份和中庸。本份的觀念當然來源於等級制度,所謂「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等等,而「禮」就是按照封建等級制度所規定的人們的行為規範,任何人都不允許超越這些規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才有岳飛的愚忠受死,所以傻瓜「阿斗」也能做皇帝驅使諸葛亮。這種「本份」的觀念,對於中國人在民主政治實現以後遵守法律,也許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對於民主政治的實現卻大為不利,因為如果大家都守著自己的本份,那誰去推翻共產專制制度呢?

  「中庸」觀念可以說是封建傳統道德的精髓。所謂「中庸」,即是既要堅持自己的做人準則,又要善於折衷,善於週旋,兩不得罪,八面玲瓏,被儒家稱為做人的最高境界。封建文人的「中庸」(明哲保身)的例子太多了,這裡無須贅述;中共的周恩來可以說就是「中庸」的典範。「中庸」用於外交和商業談判,也許能得到相當好的結果。但是,它在民主革命階段卻未必有用,因為「中庸」的本質是保守的,而不是革命的。比如周恩來,他也明明知道毛澤東的一套是不對的,是行不通的,但是他還是不敢去公然改變它,而只是設法做些修補或「救火」的工作而已。

  總而言之,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許很適合個人的道德修養,但是,它缺乏民主政治的理念,缺乏「自由、平等、博愛」的民主精神。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儘管博大精深,卻並沒有能夠引導中國走向民主政治,這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吧?

  而且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它不僅沒有能夠引導中國走向民主政治,反而被中共所利用,把它的極權專制制度推向了極端。

  辛灝年先生的《誰是新中國》一書把中共政權看成是全方位復辟專制制度,把「文革」毛澤東時代看成是十七年專制復辟統治的大曝光和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我很贊同他的這個觀點。同時他又認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革命的誘發沒有因果關係。這實在是辛灝年先生的獨具慧眼的一個精到的見解。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廣泛而自覺地介紹西方各種思潮和學說的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運動。當時被介紹進來的不僅有共產學說,也有民主思想,也有唯美主義、實用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等,而其中大部份思潮都漸漸地無疾而終,煙消雲散,唯獨共產思潮在中國大地上迅猛發展,終至氾濫成災,這正是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功勞。中國傳統思想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與共產邪說不謀而合。歷代的農民起義,也僅僅停留在「均貧富」的低級重複上,而不能夠實現民主政治的跨越,這不能不說是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哀。當今世界,共產陣營土崩瓦解,而中共政權卻還能雄據中國,十幾億中國人還遠沒有想要起義推翻中共暴政的跡象,這恰恰證明: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因襲,在中國人民的心靈深處套上了無形的自覺服從專制統治的枷鎖。

  我不是在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事實上,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不知不覺地要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只是想說明一點: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利於中國民主政治的建立。它是孕育獨裁政權的溫床。許多學者在評論毛澤東的時候,都說毛澤東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主義者,而是一個濃厚的民族主義者。中共的所謂革命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主義革命,而是一個靠「均貧富」鼓動起來的農民起義,中共當然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列主義政黨,而只是一個批著馬列主義外衣的農民集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秦小川:學習「五.四」運動甚麼
秦小川:四月時事點評
秦小川:江西毛野德、余小平之死的思考
【六四徵文】秦小川﹕紫陽,你在哪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