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綜合美國喬治亞州海島市十日外電報導〕八國集團(G8)領袖十日舉行最後一天高峰會談。不過,泛大西洋地區在聯合國新伊拉克決議案上展現的團結只維持一天就消散;美、歐同意致力改善大中東地區的民主與繁榮,但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歧見浮上檯面。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八日無異議通過伊國主權新決議案後,G8峰會被視為是西方放下美國執意攻伊而引發的宿仇的機會。不過在峰會召開地點的美國喬治亞州海島市,美歐幾乎是立刻爆發新的外交摩擦。
各國領袖試圖就美國總統布什提出的爭議性中東改革計劃達成共識,並支持七月底就全球貿易談判最易引發歧見的議題達成原則性協議、並且推動遏阻核子科技移轉的措施,以及改善民航安全等;但是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伊拉克應扮演角色等少數議題上,法國總統席哈克九日提出反對。
面對年底大選連任壓力的布什,希望減輕美軍在伊拉克的負擔。但曾強力抨擊布什攻伊決策的席哈克立刻潑冷水,表示介入伊拉克問題並不是北約組織的任務,他個人對北約擴大在伊國角色的問題持強烈保留態度。
美、英等北約會員國都有軍隊派駐伊拉克,但北約本身並未扮演正式角色,且加拿大、法、德等成員國均已拒絕派兵。席哈克也抨擊布什的經濟政策,認為美國龐大的貿易與預算赤字漏洞將拖累全球經濟前景。
美、法的歧見也出現在解決伊國龐大外債的問題上。歐洲國家反對美國呼籲各國迅速做出幾近全面免除伊國債務的決定。匿名法國官員表示,G8成員國已同意免除伊國一千二百億美元外債中「可觀的」數量,但尚未決定確切數字。華府正推動各國同意免除多達九十%的比例,但法、俄、加等國不願放棄如此高比例的債權。
俄羅斯官員表示,俄國總統普廷準備免除伊國六十五%的債務,但得視該國企業在伊拉克獲得的營運空間而定。 (http://www.dajiyuan.com)